从纸上到脚下,新兴小学为学生打造清明成长课堂

发布时间:2025-04-07来源:四川天府新区新兴小学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范润洁 裴晓昱 李艾徽浏览量:2562

近日,四川天府新区新兴小学以清明节为教育契机,通过“展、祭、制、绘”四大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浸润与红色基因传承相融合,让清明不仅是节气,更成为一堂生动的成长课。

国旗下的春日诗画

3月31日清晨,一场沉浸式清明主题展演点亮校园。

20250406_172424_000.jpg

二年级学子以清澈童声唱响《如愿》,指尖随旋律舞动星河。

二年级“小精灵”手持青花油纸伞,随《春三月》旋律翩跹起舞。

烈士陵园的无声课堂

3月30日,少先队员代表走进烈士陵园,开启“行走的思政课”。孩子们用棉布细心擦拭墓碑,在《献花曲》中列队献花,朵朵白菊与红领巾相映生辉。

舌尖上的清明密码

家长导师展示“清明三候”物候现象,孩子们观察艾草绒毛,惊叹“古人真会就地取材!”揉面、包馅、塑形……虽然动作还不够娴熟,但每个同学都全神贯注。五香肉馅、芝麻馅的青团在巧手下渐渐成型。

青团是清明祭扫时对先人的追思,是阖家团聚时的温馨纽带。在时光长河中,青团作为文化的独特符号,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与记忆悉心珍藏。

画笔里的古今对话

同学们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整理清明节的相关知识。从传统习俗到革命故事,从诗词歌赋到节气文化,内容丰富多样。

三年级同学有的用彩纸剪出柳枝、青团等元素进行拼贴;有的用工整的书法抄写清明诗词,配以精美的插画。一幅幅作品既传承传统文化,又充满童真童趣。

当传统文化遇见红色教育,当手作体验碰撞艺术创作,新兴小学正以创新形式,让文化传承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黄小林 通讯员 范润洁 裴晓昱 李艾徽)

责任编辑:杨紫薇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