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重点课题开题!博物馆型未来学校,成都市草堂小学这样探索!
发布时间:2025-04-03来源:成都市草堂小学 作者:赖波浏览量:3002
3月21日,根据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成都市草堂小学作为代表单位参与2024年度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示范开题活动,学校申报立项的省级重点课题《博物馆型未来学校理论建构与实践转化》与四川省其他三项省级课题在“四川网络教研平台”进行现场直播开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润勇、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靳彤、成都七中党委书记易国栋等专家莅临指导,四川省教科院副院长焦蒲主持本次开题活动。金波书记代表课题组进行详细的课题汇报,现场专家高度评价这一“走在前沿”的教育探索。 课题聚焦 当博物馆“住”进未来学校 如何让博物馆资源与未来教育碰撞出火花?草堂小学提出“博物馆型未来学校”创新构想,以校园“活态博物馆”建设为链接点,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构建实践育人导向的博物课程体系,形成扁平化组织结构,打破学校与社区壁垒,创造多元学习场域,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打造“文化传承与科技赋能”的新型教育生态。 专家点赞 课题有格局、有创新! 中国教科院杨润勇教授、川师大靳彤教授、成都七中易国栋书记等专家充分肯定课题的前瞻性,并提出宝贵建议。 定义更精准:明确“未来学校”内涵,参考国际标准,突出“终身学习”“技术赋能”等特征;课程再升级:完善“诗意博物课程”体系,目标、内容、评价环环相扣,避免碎片化;模型要独创:聚焦“博物馆型”特色,提炼可复制的“博物馆型学校”实践模型,打造四川教育新名片。 草小行动 守正创新,让传统与现代共生 金波书记表示,课题组将根据专家建议优化研究路径,重点推进,校家馆社联动试点,与更多实体场馆深度合作,开发特色课程;博物场景共创,构建沉浸式学习空间,让课堂“活”起来;成果辐射推广,形成理论模型与实践案例,为未来学校建设提供四川经验和“草小方案”。 从千年草堂文化中汲取智慧,用文化与科技打开未来教育之门。博物馆型未来学校的探索,是草堂小学对“守正创新”的生动诠释。课题研究已启程,期待与您共同见证草堂小学教育的新探索!(赖波) |
责任编辑:陈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