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小学:文学浸润心灵,群读点亮思维

发布时间:2022-11-03来源: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陈柏羽 罗米杰浏览量:3474

2022年10月31日上午,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语文老师齐聚一堂,迎来了本学期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文学浸润心灵,群读点亮思维——基于儿童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群读教学策略研究”。

本次活动由新光小学李荇老师、吴瑕老师进行课例展示。莅临活动的专家和领导有双流区人民政府督学、全国优秀教研员、统编教材四川省培训主讲专家付建勇老师、钟奕军校长、何永军副校长、何敏副校长、周贵芳副主任、吴玲副主任。

首先,李荇老师带来群文阅读教学研讨课《儿歌儿歌真有趣》。李老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邀请学生上台玩套娃,发现套娃的特点,顺势引出与套娃有相似特点的儿歌《房子里有箱子》,再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在读中感受儿歌的好玩、有趣。为了让学生发现儿歌的不同规律,了解儿歌的创作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前文,预测后文,对比异同,模仿创编,李老师先后出示了《我底下有什么》《孙悟空打妖怪》《需要什么》。整堂课充满趣味性,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习得了不同儿歌的不同特点,为以后的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瑕老师执教了合集类诗歌《阁楼上的光》的前导课——《我眼中的谢尔大叔》。吴老师设置了三个情景任务,助力同学们逐步了解谢尔大叔。她先出示作者的照片和旁人的评价,随后一步步引导学生猜读小诗《热狗》,感受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引出代表作《阁楼上的光》,激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再通过阅读群诗,进一步体会到了其诗歌想象大胆,夸张有层次,反复有条理的表达特点。在此基础上,吴老师注重方法迁移,让同学们模仿小诗《热》的表达方式,用夸张和反复对一种感觉进行创编,并及时给出评价支架,让同学们有法可循,培养学生从认知思维到创造思维的逐级提升。

最后,付建勇老师以“群文阅读,再出发”为题,对两节课例进行了精彩点评。付老师结合两节课例,对什么是群文阅读,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群文阅读与单篇教学的区别,群文阅读的发展趋向和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因素,以及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从任务群视角进行整本书教学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度剖析,为现场的老师们带来了满满的干货。

本次研讨活动,为老师们重新梳理了群读教学研究的思路,有效促进了老师们对新课程标准下学习任务群的理解,也让大家对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有了新思考。新光小学的老师们也将不断潜心学习,砥砺奋进,扎根朗润课堂,共育时代新宝。(黄小林 通讯员 陈柏羽 罗米杰

责任编辑:毛逸舟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