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来,芬兰婴儿竟睡在纸箱里!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07-14来源:浙江新闻频道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2167
最近,BBC报道了芬兰的育儿方式。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芬兰的新生儿竟然睡在纸箱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芬兰宝宝睡在纸箱里,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正是这个纸箱,挽救了无数芬兰新生儿的生命。芬兰政府还将纸箱,作为国礼送给怀孕的英国凯特王妃。 怀孕以后,芬兰的准妈妈们都会收到一份来自政府的礼物——一个纸箱子。这个被称作“产科包”的纸箱里,装满了衣服、被单和玩具等育儿必需品。婴儿出生后,大多会被放在这个箱子里,这个箱子便成为了他们人生的第一张床。来自各种社会背景的婴儿,都在箱子四面纸板的安全保护下进入生命中第一次酣眠。 芬兰政府规定,产妇可以领取现金补助,或者是选择宝宝纸箱。95%的芬兰人都会选择宝宝纸箱,因为它更有意义。 据BBC报道这项传统始于20世纪30年代,政府实施这一举措旨在让所有婴儿都能拥有一个平等的人生开端,无论他们出身如何。人人生而平等,平等从这个纸箱开始。即使二战期间,物资短缺,甚至很多芬兰人在爆炸和逃难中失去了家庭,产科包计划仍旧在实行。 直至今天,已有78年的历史。 小小纸箱,究竟有何神奇之处?有个芬兰准妈妈晒了她的产妇包,来看看政府都会给准妈妈准备些什么。 “我们从邮局提了这个箱子回来,连我们的猫猫辛巴都好激动!” “打开后,里面有雪地装、帽子、手套,还有一件保暖套装。被单和睡袋。” “然后是被单和睡袋。” “还有帽子、巴拉克拉法帽、卫生巾、袜子、打底衫,包包里是一本书、玩具、安全套还有一些宝宝要用的卫生用品。” “然后是尿布、毛巾,剩下是全是各种风格各种用途的衣服,男孩女孩都能穿。箱子的底部是个床垫,这样它就成了宝宝出生后第一个安乐窝了。所有的衣物质量都非常好” “拿到箱子开心极了,感觉像是对孩子做出的第一个承诺” 产科包里不断变化的物品,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20世纪30年代,产科包里有纺织品,因为当时的母亲习惯于亲自为孩子制作衣服。 40年代,二战导致物资紧缺,纸床单和襁褓布代替了棉织品和法兰绒。50年代,成衣开始出现。 1953年的产科包 1968年,增加了睡袋。 1970年代,多了一次性尿布。 1980年代,易洗的、富有弹性的棉花代替了原先无弹性的白色衣物。 21世纪初,环保意识增强,一次性用品逐渐消失。 2006年,为了鼓励母乳喂养,去除了奶瓶。 现在,产科包里的物品更加丰富了,有短袜、连衫裤、帽子等衣物,有指甲剪、牙刷牙膏、温度计等生活用品,有床单、毯子、棉被等床上用品,还有婴儿出牙期的玩具… 最有意思的是,纸箱的底部是一个床垫,可以让婴儿直接睡在里面。 20世纪30年代,芬兰还是一个贫困的国家,婴儿死亡率非常高——每1000个婴儿中,就有65个夭折。 芬兰政府发放产科包后,婴儿死亡率开始大幅下降。直到今天,芬兰成为世界上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这种质的飞跃,产科包功不可没。 产科包的发放,提高了从政府到家庭到个人,对婴儿的重视,营造了科学育儿的社会氛围。而宝宝纸箱在全世界的流行,还要归功于凯特王妃。 2013年,英国凯特王妃怀了第一个孩子。芬兰政府将宝宝纸箱作为“国礼”,赠送给英国皇室。宝宝纸箱作为“育儿神器”,随之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在南非,纸箱被塑料盒替代,因为塑料盒可以用做浴盆。 在印度,纸箱里多了一套生产医疗用品和一个可以防止疟疾感染的蚊帐。 在英国,专家认为,宝宝纸箱容易移动,可以让新妈妈和孩子待在一个屋子里,更有利于培养感情。 在加拿大,纸箱里放了一本写给新爸爸的手册,帮助他们和新生儿培养感情。 世界各地,都希望通过低成本的宝宝纸箱,减少可预防的新生儿死亡。宝宝纸箱的最大启示在于,提高全社会对婴儿安全的重视程度,特别是鼓励孕妇及时参加检查,保障母婴健康。 |
责任编辑:王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