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芳草小学数学老师深耕课堂
发布时间:2021-04-16来源: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 作者:彭鲁湘 通讯员 郭晓兰浏览量:4048
近期,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数学组的老师们开展了指向深度学习的结构化教学课例研究。以拳拳赤子之心,用切实行动,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在数学组长梅志强、任婉奕的带领下进行教学设计,清明放假期间充分思考。郭晓兰老师提出教学设计要求,梅志强老师提供了教学设计模板,4月5日,收到了7份教案。分别来自王涛、李婷、李哲、李丹、罗婷、杨晨、贺美七位老师。 4月7日,北区全体数学教师开会研讨,老师们提出了大单元教学的思考。杜芸芸老师从新思想新理念提出独特的见解。易英老师和郭晓兰老师打消了老师们的顾虑,鼓励大家放开手脚上课,不要有压力。一起磨课,有经验的老师会毫不吝惜贡献自己的智慧。营造了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以老带新和谐的研究氛围。 4月8日,行动研究迈出了第一步,芳草小学结构化教学第一轮磨课拉开了序幕。 年轻老师勇于接受挑战,王涛第一个上课,借用五年级展示《分数除法一》,用图形直观理解算理,挖掘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联系。陈婷老师协助进行前测,帮助制作板书材料。郭晓兰老师与王涛进行多次研讨,确定本单元每一课的重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下午,郭晓兰老师紧接着展示了《分数除法二》,深挖内涵,让学生理解包含除并通过图解释算法。 每一位老师上课前,都与易英、任婉奕、梅志强、郭晓兰、程贵兵等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多次讨论交流,确保上课效果。 4月9日李丹老师展示《认识秒》,黄雪垚老师主动协助制作课件。让学生充分体验1秒、10秒、1分的长度,利用多种活动促进学生形成时间量感。 李婷老师展示《面积的认识》,把周长和面积概念进行了区分,精巧的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4月12日,罗婷展示《课桌有多长》,展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 李哲老师展示《克和千克的认识》,课前准备视频、天秤称、硬币、圆形针、实心球、1千克棉花、袋装食盐等,非常用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量感来源于感量,丰富的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质量的感知。 4月13日,程贵兵老师展示《邮票的张数》,精心准备了板书,学生工整的书写,规范的格式给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程老师上课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呈现了生生对话的生态课堂。任婉奕老师展示《认识方程》,尝试进行单元整合,层层递进的设计让学生徜徉在思维的快乐中。学生训练有素,沉稳大气。 李婷老师展示了面积单元的第二课《面积单位》,认真准备了各种学具,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精心的设计让学生理解三种常见的面积单位,铺垫了面积单位进率,在实际测量物品时,渗透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学生流利的表达和相互质疑的课堂氛围,展现了儿童思维在课堂自由绽放。 4月14日,杨晨展示《时分秒》,尝试了单元起始课,美丽大方的教态,精美的课件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对时刻的认识与生活实际结合,激起学生研究更多问题的欲望,如“时间还有别的表示方式吗?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等。 贺美老师展示《一米有多长》,利用学生之间横向、纵向的操作,感受1米的长度。测量门和黑板的长宽,感受测量工具的灵活选用。 梅志强老师展示《体积单位》,做一做、摸一摸、切一切、搭一搭等活动促进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丰富的操作活动助力学生形成体积量感。 两周时间匆匆溜走,共11位老师展示了课堂教学。每位老师上完课都进行了反思。老师们带着反思进行第二次磨课,第三次磨课……对教学寻根溯源,深挖内涵。对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履行教师职责。 忆峥嵘岁月,放眼未来。新的使命催促新生力量的壮大。在怡人的四月,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争先恐后“为党旗增光添彩”。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彭鲁湘 通讯员 郭晓兰) |
责任编辑:王俊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