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从鱼学堂”项目化学习课程

发布时间:2019-12-13来源:成都大学附属小学 作者:赖波浏览量:3713

 2019年11月18日,成都大学附属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们开展了一次与众不同的研学活动。传统的秋游活动中同学们大多就是吃喝玩乐,学到的知识非常少。基于这一问题,孩子们设计活动方案,和老师们一起玩转PBL。

此次研学的前置课程任务主要围绕主题“设计一座可以吃的博物馆”。分工合作,脑洞大开。

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上车,满怀期待地开始研学之旅。

到达目的地后,研学导师给孩子们发放了研学手册和研学单,同学们带着问题,孩子们开始了探索之旅。

老师们与孩子们一同参与祭祀活动,部分孩子作为代表,身着汉服手持卷轴站在台阶上进行祭祀,为家人祈福,祭祀活动结束后,参观游览望丛祠。

随后孩子们跟随馆内专业川菜体验师认真学习川菜知识及历史;参观川式厨房、堂屋,了解川菜文化,完成课程手册上的相关内容。

五谷杂粮绘川菜:用豆子拼出一道川菜

小朋友们用多种颜色的豆子拼贴成画主题为“我喜爱的川味”的画。完成画作的小朋友可将作品带回家中收藏。

川味制造小帮手:石磨农具和制作豆瓣酱,酱油体验

同学们听了川菜体验师讲解郫县豆瓣的制作工艺与来历故事,观看“郫县豆瓣”、“中坝酱油”的传统制作手工,孩子们亲自动手体验郫县豆瓣与手工酱油的制作。

驰名中外川味扬:观看、学习宫保鸡丁并品尝

川菜体验师为学生讲解宫保鸡丁的来源、味型、烹饪方法,孩子们集体观看宫保鸡丁制作展示,感受川菜一锅成菜的魅力,在体验师的组织下品尝宫保鸡丁。

心灵手巧造川味:制作熊猫蒸饺

学生制作一道极具四川特色的小吃——熊猫蒸饺,制作完成后进行食品打包,活动结束后可带回家中,蒸熟之后可以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亲手制作的美味熊猫蒸饺。

川味文化传承人:祭拜灶王感悟餐食不易

同学们听老师讲述灶王的由来,了解延续数千年的祭灶传统。跟随川菜体验师祭拜灶王学习尊师重道、祭拜礼仪等传统文化。

在整个研学过程中,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想。处处都有同学们思考的身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此次研学活动落下了帷幕,可是同学们的探索之路仍在继续。(赖波)

附:

望丛祠:是为了纪念最早的蜀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继任人丛帝而修建的祀祠,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凭吊蜀人先贤的最大的帝王陵冢。

四川省川菜博物馆:川菜博物馆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活态主题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吃的博物馆。

责任编辑:季凯月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