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小学学子体验非遗技艺 做小小非遗传承人
发布时间:2019-10-29来源:成都市金沙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刘潇浏览量:3181
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被列为“十大国粹之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做到非遗传承与学校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的魅力,弘扬传统文化。10月26日下午,成都市金沙小学A区美术校队开展了“传承非遗,续写未来”校园活动。 体验非遗技艺,做小小非遗传承人。孩子们探秘了非遗传统文化,动手体验非遗深邃内涵,传承了工匠精神。 川北剪纸是指以南部县群龙乡李文仲及其孙子李大兴为代表的李氏剪纸艺术,题材广泛多样。粗中有细、细中见粗的阴阳套刻法等都是川北剪纸的独门技艺。作为川北李式剪纸第三代传承人的李春梅老师自幼酷爱民间艺术,擅长手工剪纸,多年不辍,精益求精。李老师从中国的剪纸艺术、李氏剪纸发展现状、剪纸工具、工艺流程等方面作了非常详细的非遗知识讲解,环环相扣的体验步骤,让孩子们遐思无穷。 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孩子们都跃跃欲试地投入到剪纸活动中去。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操作起来,聚精会神地观察着老师每一步的剪纸方法和剪纸技巧,再沿着自己手上的彩纸轮廓,一步步地剪出了形状。不一会儿,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就诞生了。 课后,李老师精心为每一位小朋友准备了亲手制作的剪纸,孩子们又将老师的作品作为范本,再次进行创新,剪出了别样的风格。 每一剪都是惊喜,每一刻都是期待。在剪纸作品完成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向李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将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一把剪刀,剪出中华古韵今风;非遗千载,延续民族文脉艺萃。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其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极大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热情。(成都市金沙小学) |
责任编辑:陈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