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附小江安河分校名师——曾清花
发布时间:2019-05-24来源: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 作者: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浏览量:3734
曾清花,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以下简称“川大附小江安河分校”)四年级二班班主任、语文教师,武侯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16年1月荣获校“感动同事心灵的教师”称号;2017年4月在2016-2017学年度下期校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6年-2017年9月在区研课题《指导低段小学生规范书写偏旁部首的方法研究》中荣获成都市武侯区教师微型课题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2017年9月在成都市2016-2017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曾清花老师所在的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遵循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依据阅读教学的客观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读书训练为主线的理念。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重视预设和生成的同时,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过程中,把读书训练始终放在重要位置,以“读”为本,使学生在多种形式读书的基础上领会和感悟,然后再带着不同体验读文。在引领学生阅读感悟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曾清花老师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求上进的愿望。有的孩子可能暂时比较落后,只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和土壤。她愿意为每位学生开垦出一片得以让他们成长的沃土! 5月23日,曾清花老师在校级优质课竞赛中执教《欲速则不达》一课。曾清花老师善于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清晰把握学情,启发学生思考齐景公的做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情感及思维活动,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同时,曾清花老师还运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一步步走近了齐景公的心理,理解了齐景公的心情一步步地从“急”到失去理智,并顺势指导孩子读出了文本所蕴含的情感。 课后,老师们评价到,曾清花老师的课堂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整堂课,孩子们从基础知识到阅读能力及拓展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将古文与现代文对比朗读,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古文的魅力!(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 |
责任编辑:陈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