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园里故事多 牟礼小学种植活动促学生品格提升
发布时间:2019-05-22来源:牟礼小学 作者:通讯员 杨军浏览量:3730
牟礼小学开辟的“耕读园”综合实践基地,已经有4岁多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在“耕读园”体验了乡土生活,学习了农耕文化,培养了他们动手能力,养成了吃苦精神,促进了品格提升。 选题——体现团队的力量(确定课题、查阅文献) 本学期学校将“耕读园”划分为三个种植区,通过主动报名、遴选,301、402、501三个品格实验班成功入选,并成立了农耕社。各班“农耕社”社员,有的回家咨询有劳作经验的长辈;有的根据季节特点在电脑上查找春季最适合、最适宜种植的蔬菜类植物;然后,在班上召开了“播种微课题答辩会”,经“专家”小组评审, 班主任老师审议通过,各农耕社确定了种植对象(研究课题)。如,301农耕社:春莴笋生长周期研究;402农耕社:露地茄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501农耕社:辣椒常见病害预防措施实证研究。 播种——带着希冀的梦想(课程实施、学习管理) 各农耕社选好了研究课题后,每个小社员便迫不及待地带来了铲子、锄头等农具和化肥,经过除草、挖土、平整土地、挖窝,将认领的莴笋、茄子、辣椒苗种植在自己的领地,浇上水,插上班级农耕社牌子,希冀、梦想的种子,从此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照料——彰显关爱的责任(体验考察、合作探究) 种下希冀之种,日复一日的牵挂,小社员们每天早上一到学校,没有他人的提醒,他们会主动去锄草、施肥、 浇水、松土等,这种自发的责任感,在相册和同学们心里保存太多。看到种植园的小苗苗有黄叶子时, 他们会焦急地看个究竟,商量解决的办法,或咨询老师,或查阅资料寻找答案。这样的焦急让大家看到孩子的责任心,也让大家看到了孩子们对生命的尊重。为期两个多月的精心照料,为了让小苗苗长得更高、更壮,他们还从家里拿来肥料, 洒在种植园,为它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查阅各农耕社的一叠叠观察记录表、病虫害防治方案,中期诊断小论文,大家看到孩子们的科研意识在不断增强,合作能力在不断提升。 收获——蕴着成功的肯定(对比研究、展示成果) 精心的照料,换来耕读园一派丰收的景象。莴笋、辣椒、茄子、四季豆、黄瓜等蔬菜成熟了。孩子们将采收的莴笋、辣椒等蔬菜拿到班上,开展“绿色蔬菜分享会”。会上同学们畅谈种植栽培的收获,分享成功的喜悦,赢来阵阵掌声,这是对孩子们勤劳耕作的最大肯定。 分享——藏着孝亲的激励(提交作业、课程评价) 将自己亲手种植的劳动成果带回家,本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没有想到,孩子们还亲手将这些蔬菜,做成一道道佳肴与家人分享,他们用行动告诉了大家,原来这就是孝亲,这才是自发的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耕读园”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四年多来,牟礼小学以此为抓手,做微课题研究,做“四季”品格文章, 让孩子们明白合作、勤劳、责任、孝亲等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优良品格。相信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 牟礼小学耕读园培养学生必备品格的故事将会更多。(牟礼小学) |
责任编辑:曾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