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候区小学语文三年级“基于统编教材衔接的单篇阅读教学课堂研讨”活动在龙江路小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9-04-25来源:龙江路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曾艳 朱锐 李玫浏览量:3824
如何进行北师大版教材和统编教材的有效衔接?如何实现课堂的深度学习?如何开展以“理解”为突破口的阅读教学? 2019年4月24日上午,武候区小学语文三年级“基于统编教材衔接的单篇阅读教学课堂研讨”活动在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举行。武侯区语文教研员廖馨梅老师、龙江路小学副校长杨成兰、磨子桥小学分校校长陈世连和全区三年级语文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廖馨梅老师首先介绍到:为提升教研的实效性,此次教研的方式变为先说课后上课,让在场的每位老师更为明确地知道执教者的意图,在听课过程中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观课、评课和反思,并通过填写观课表促进老师深度思考。 《守株待兔》 磨子桥小学分校的张玲老师以“更中国、更语文、更儿童”为题,从统编教材的解读,到文言文教学方式的研讨,及文言文寓言教学策略的研究讲起,以《守株待兔》的教学设计为例,对统编教材文言文寓言的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磨子桥小学分校的张宏阳老师带来了一堂别有生趣的文言文寓言课例《守株待兔》。从学生感兴趣的卡通形象入手引出课题,从读的准确性到节奏感指导学生读出古文的韵味,采用对比感悟和形象感知等多种方式解决字义,通过师生之间具有思辨性的问答引导学生领悟寓意,最后让学生用本节课学会的方法阅读课外寓言。整堂课孩子们积极举起的小手、韵味十足的朗朗书声,都是对张老师这堂课最好的嘉奖! 龙江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刘姝兰老师以“词语教学的思考和实践”为主题,以中段课程目标为中心,以生动形象可操作性的案例为重点,介绍了龙江路小学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多种尝试,并以《剃头大师》教学构思为例,阐述了对统编教材单元导语的解读及操作策略。 《剃头大师》 龙江路小学教科室副主任、三年级语文老师李金枝认为:区研课就是要针对语文老师们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盲点和难点设计课例,以带给老师们启发。于是,李金枝老师通过执教统编教材课内阅读课《剃头大师》,勇于挑战“理解词语”这一看似家常的中段语文教学重点,挑战“如何长文短教”这一令老师们为难的课题。整节课趣味性和思辨性兼具,方法与能力兼得。 李金枝老师整节课以学生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贯穿始终,层层推进深度学习,高效地实现了长文短教;以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展开,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精彩纷呈;通过几次对比阅读,把学习引向深入;最重要的是,李金枝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理解词语,让听课的老师们深刻认识到:词语的理解不应仅停留在词语本身字面意思的理解上,而应融学生高阶思维训练、文中人物形象树立、故事情节推进等于一体,拓展词语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听课老师们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廖馨梅老师通过市、区调考数据找到语文教学的短板——理解,并对这一短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又从最新教育动态入手,让老师们对北师大版教材到统编版教材的衔接有了更清楚的认识。通过对两位老师教学设计的解读,廖馨梅老师提出了以突破“理解力”为重点的教学方式,让老师们真正明白“理解是阅读的核心”这个道理。(龙江路小学) |
责任编辑:曾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