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知行综合高中23级综合班崔利珏暑假旅游分享

发布时间:2025-08-18来源:乐山市知行综合高中 作者:浏览量:3069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年少时在课本里读到李白的诗句,总觉是诗人的夸张想象;直到双脚踏上华山的石阶,才真正读懂这“壮哉”二字里藏着的千钧气象。

初至山脚下,仰头便是刺破云层的峰峦。青灰色的山体如巨人挺腰而立,半腰缠着未散的晨雾,阳光劈开云层,在岩壁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像极了天地间一幅流动的水墨画。那一刻,所有关于“雄伟”的形容词都显得苍白,唯有心头翻涌的敬畏,是最真切的回应。

我们选了西峰索道上山,想先从云端俯瞰这奇山全貌。缆车缓缓攀升,脚下的景象渐次铺展:起初是郁郁葱葱的林海,再往上,便成了刀削斧劈的悬崖,深谷里的雾气像煮沸的牛奶,咕嘟咕嘟往上冒。两侧的山峰在云海中时隐时现,峰顶的松树如同仙境里的哨兵,恍惚间,竟不知是在人间,还是在画中。

图片7.jpg

下了索道,真正的考验才拉开序幕。山路像条被揉皱的绸带,在悬崖边蜿蜒。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左手是垂直的岩壁,右手便是深不见底的谷壑。每一步都得踩着前人凿出的石阶稳稳落下,生怕脚下一滑,便会坠入那片翻滚的云海。可即便如此,眼睛还是忍不住贪看——石缝里钻出的松树,根须紧紧扒住岩缝,枝干却倔强地向天空舒展,活成了“坚韧”二字的模样;路边的巨石也各有姿态,有的像蹲坐的猴子,望着远方的云海出神;有的像伸手指路的仙人,指尖恰好指着云雾散开的方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儿刻得处处都是。

最难忘的是“云梯”。那哪里是路?分明是挂在悬崖上的铁链,脚下的石阶又高又窄,几乎与地面垂直。我双手死死攥住冰凉的铁链,掌心的汗把铁环浸得滑溜溜的,只能用指节扣住链环,一步一步往上挪。腿像灌了铅,心跳得像要撞开胸膛,好几次想停下来喘口气,可抬头望见头顶的天空越来越近,心里那个声音便越发清晰:“再走一步,就到了。”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淌,打湿了睫毛,却不敢抬手去擦,只能盯着眼前的石阶,一步,再一步。

不知过了多久,当脚尖终于踏上西峰顶的平地时,浑身的力气仿佛瞬间被抽干,瘫坐在石头上大口喘气。可当目光投向远方,所有的疲惫都成了值得——云海就在脚下翻涌,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像铺开的棉絮,阳光洒在云海上,镀上一层金边,恍惚间,竟真的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更远处,黄河果然像一条金色的丝带,在群山间蜿蜒流淌,李白诗里的“黄河如丝天际来”,原来从不是夸张,只是我从前读不懂那份辽阔。

风从耳边吹过,带着山巅的凉意,也吹散了最后一丝胆怯。这次登山,像一场与自己的较量:战胜了对高度的恐惧,熬过了体力的极限,才终于站在这里,读懂了书本里读不懂的风景,也看清了自己藏在怯懦背后的力量。

原来,“走出书本”的意义,从来不止是看看风景。当双脚踏过诗里的土地,当双手触过画中的岩石,那些文字里的想象,便成了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华山的云海会散,攀登的疲惫会消,但那份“再走一步”的勇气,大概会陪着我,走往后更长的路。

责任编辑:李芮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