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的回响(邹梓瑜)
发布时间:2025-08-07来源:四川教育在线 作者:邹梓瑜浏览量:2511
资中县水南实验小学五年级2班 邹梓瑜 幼时常挂在嘴边的是李白的那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却不知有一种“长”叫作“长大”。或许,“长大”这一旧词在逢年过节常常被老人挂在嘴边:“哎哟,这谁家娃儿?”“廖家的”“她们家的呀!都这么大了啊!”长大体现在长辈们一年一年见过我们的变化。长大就是不一样,长大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也是思维的变化。 “思乡”只有长大才能回味。年幼时,老师经常拿着语文书教我们古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年幼时,我懵懂无知,对诗中蕴含的感情难以理解,无法感同身受。暑假回到老家,我总是拿着冰西瓜,坐在空调房里,偶然往窗外望去,只见姥姥坐在院坝里,拿着蒲扇,仰着头,望向那被明月点缀的星空。我蹦蹦跳跳走向姥姥,两手端着小板凳在姥姥身边坐下,天真的问:“姥姥,天空中有什么魔法吗?您这么入迷。”姥姥平静的说:没什么,只是想到那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原来姥姥嫁给姥爷以后,随着年龄的变化以及一些原因,已经二十多年没回过自己的故乡了,她应该是想家了。滴答,一声清脆的响声,一滴泪水落在姥姥皱皱的皮肤上。那滴泪水,好比一面镜子,照出成长的我。因为学习,今年我离开父母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到安徽参加舞蹈集训,时间有半个月,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环境。随着新鲜劲一过,我特别想家。一到晚上,我总是仰望天空,月亮很明亮,更让我想念家乡。心中苦,我常常含着糖,可嘴里却越来越苦。 幼时嘴边常挂着李白那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年只略懂这诗表达思乡之情,并未了解其意,只背熟了。长大时,我最喜欢的是人民日报所报道的“倘若南风知我意,莫将晚霞落黄昏”、“如果南风能够知晓了解我的心意,就不要让五彩缤纷的晚霞消失在黄昏中”。我知晓,自己喜爱的物件或思念的人怎么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呢?幼时男祖祖去世,我和小伙伴躲在房里说说笑笑,仿佛家中的事与我无关。长大了,一次舅婆打来电话,说女祖祖去世了,我愣在原地,父母驱车赶到他们家,父亲跪在地上痛哭着,我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泪也像断线一样掉。归家时,我一言不发,南边来了一阵风,十分温和,像祖祖摸我脸庞的力度,她为我擦干眼泪便离开了,我看着那晚霞,在内心祈求天晚点暗,可今天天暗得格外快,可能晚霞载着一人,一份爱,一份思念……。 “长大”虽说能学取知识,也会有着与童年不一样的思维……。 |
责任编辑:周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