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血脉”的家国情怀——读周闻道先生《只为卿云》有感
发布时间:2024-11-14来源:四川教育在线 作者:刘文杰浏览量:2183
翻开周闻道先生的散文集《只为卿云》,大量段落不仅挥洒着历史的记忆,而且充溢着哲学的思考,这在我所读过的散文作品中是颇为少见的亮点。历史故事增添了散文的精彩和厚度,哲学命题丰富了作品的深刻内蕴,这两大特色贯穿全书,让我一口气读完了近18万字的大作。仔细品读,作品中几乎每个历史和哲学的内涵都需要站在某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评析,这里只对感同身受的“血脉”之情谈谈体悟。 何为“血脉”?它是贯通事物的脉络、连接经络的血液、家族传承的骨肉血统。几千年来,宗祠、神龛、族谱、字辈……就是华夏儿女独有的“血脉”,也是中国人难以忘怀的“根脉”。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千千万万个家庭“血脉”世代传承下来的家国情怀,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 具体说来,“血脉”讲的就是历史上的姓氏文化的演变、移民文化的浪潮。《只为卿云》分为“相约……”“介入……”“在场……”三大篇章。涉及“血脉”的文字不少,主要反映在“相约篇”的《走进古村》、“介入篇”的《有丽为羌》《新石头记》、“在场篇”的《大乐起兮仓山苍》》《有坝姓尧》等作品中。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足迹,去寻找反映“血脉”情怀的故事吧! 《走进古村》讲的是作者亲临的四川眉山丹棱县顺龙乡一个古村,作品开头的“题记”点出这座古村由“湖广填四川”的赵氏人家开辟。几百年来的川渝人都清楚,“湖广填四川”就是深度改变四川历史的重大移民运动,而清代的麻城孝感乡则是闻名巴蜀的一处移民始发地。文中专门提到:眼前是一本泛黄的《赵家族谱》,与我家的《周氏族谱》一样,源头都起始于明末清初四川遭受的那一场生死浩劫,那一场浩大迁徙——湖广填四川;都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 继而从古村的古桥、古道等“在场”景观,联想起当地赵氏后裔的故事,追溯到历史的背景:既然康熙大帝颁布了《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赵家人既然从遥远的麻城孝感,千里迢迢“填川”而来,来拯救那一场大屠杀后的苍凉。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举家而来,来到这“龙抬头,鹰飞翔”的宝地,何不把永生的幸福种下。同胞兄弟刻意分为“赵、严、黄”, 不就是为多占一分田土,创造一族永续的安居乐业和繁荣?自己的家园,怎能不好好珍惜,呵护好,建设好。何况,修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自己,还有南来北往的盐铁客商。 作者不仅记录了那本泛黄的《赵家族簿》、赵家字辈的制定,而且对古村的人文、建筑、自然、风水都予以了生动描述,“不知是否与风水有关,古村赵家,现在已占据了全村大半的族姓,成为古村历史的见证”。 《有丽为羌》追溯了丽江少数民族的“根脉”,从“一幅泛黄的族谱”到“族源的谱系”,从“远古的图腾”到“庄严的家族神龛上,供奉着华夏共同的始祖:炎帝”,由此联想到“血缘里的进取与激情”。也许,这就是作者的“血脉”之情! 作者的足迹和视野遍及神州各地。华北平原大梁江一块醒目的石头伫立在一处浅丘中,他于是写下了《新石头记》的故事。文中专门提到了当地的梁姓家族,“梁姓家族本来为典型的南方姓氏,他们的故乡大都在青海、四川、湖南、重庆、台湾、广东等地。这一支梁姓,为什么落户在了北方一隅的偏远山乡;他们经历了多少迁徙,多少磨难。虽然,我无法分辨清楚他们的来历,但我相信无论是始于熊,生之黄帝,还是发之于晋;或封于南梁、出自赢、源自媉姬;或以国为氏,以地为氏、以邑为氏。源流较多的背后,都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中从姓氏文化的角度,比较分析了梁姓族群从宋版《百家姓》中的128位发展到当今的第22位。 “几千年来,梁氏族就是这样走来。他们走出了东汉梁竦为首的安实梁氏一门七候、三皇后、六贵人、两个大将军;走来了唐代的天文仪器制造家、画家梁令瓒、文学家严肃;还有北宋的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梁颢,清代江南提督梁化凤、诗人梁佩兰、东阁大学士掌翰林院学士梁诗正,及近代的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梁士诒、维新变法者梁启超、桥梁专家梁思成……” 这类文字正是“血脉”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中更有文学的意蕴,如“无论当官的,经商的,还是为文的,只要在这里把根扎下了,就把魂留下了。不管走多远,飞多高,长多大,即便人去屋空,不管别人出多少钱,也不会让出破败老宅,也要留住几间祖传石房,留住根和魂”。我想,作者笔下的“根”,指的就是千千万万个家族的“根脉”;作者心中的“魂”,指的就是华夏子孙的“灵魂”吧! 随着周先生“采风”的足迹,我们又来到了四川中江的仓山古镇。作者笔下的《大乐起兮仓山苍》,以仓山从古传承至今的“大乐”为主,开篇就从汉代刘邦的《大风歌》说起,这再次激发了我的“血脉”激情,因为刘邦是汉民族的开创者,是刘氏文化的共祖。作者展开了穿越时空的历史畅想的翅膀:“……2200余年前的江苏沛县。一场盛大的欢庆大宴正在举行。酒酣,意浓,刘邦击筑高歌,随声而起唱《大风歌》,表达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 作者沿着仓山大乐的每一条“根系”,追溯了仓山大乐的历史,话题又转向了“血脉”之情:找到晚清,找到那位姓周的宫廷乐师。一种格外的亲切油然而生。顿生敬意,不因为他是宫廷中人,也不仅因他与我的祖上一样,是明末那场大浩劫后“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也许还来自同一个“湖北麻城孝感”哩,颠沛流离来到仓山定居;是因为他将居庙堂之高的宫廷大乐,带到了仓山,由其后裔代代相传至今。我曾激动不已,甚至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为仓山大乐的前世今生,为我们周姓先贤那种落难中的文明传播。 “一种世事的苍茫,从历史的深处穿越而来,根连着我的血脉。”作者的这声慨叹,也撞击着我的心灵。 阅读这本散文集,读者似乎一直在跟随作者漫步于景象转换之间,从遥远的古代文明到现代“在场”的景致,充满着无穷的想像空间。“在场篇”的《有坝姓尧》就是这种历史情愫的穿越,而这番历史照面中的“周公馆”,牵绊到了作者“血脉”的神经:这不仅是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还有一种对咱周姓家族迁徙史、繁衍史、生命史的好奇。事实上,从远古的尧舜,到同样远古的周文王姬昌,相距只有一步;从陕西岐山至临汾,现在乘坐动车,只需三个小时。尧舜与周文王,原本就是邻居,他们共处的黄河流域,乃中原文化的核心。问题是,相隔几千年,尧的后裔与周的后裔,怎么来到这川南一隅,从此与这方山水为伴,相守,相扶,相依。肤浅的好奇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尧坝,你究竟隐藏了多少历史之谜,这满目的古,是否包含谜底? 作者立马掏出手机在周公馆前留影,并写道:这是我的习惯,不管到什么地方,无论是地、是景、是物,凡是见到带“周”的名牌,都心生眷顾,仿佛邂逅精神家园的根系,总会有一些亲近之举。我似乎也有这种同感,外出参访时只要见到刘氏的宗祠、老谱、名人……都有极大的亲切感,也会驻足交流、拍照留念。 作者通过周公馆的“贤人”清嘉庆年间武举人周其斌,联想起了自己家族的“贤人”——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从麻城县孝感乡入川元世祖、武举人周幼星的故事,观赏了尧坝的周举人、李进士等名人留下的历史符号,以及“岁月风干了故事”,继而又体悟了一番尧帝、周文王等圣贤帝王的道德精神,“走近尧坝,就走近了尧舜,走近一种大德大仁,走近了华夏文明的一个源”。也许,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精神血脉吧! 掩卷之余,心潮难以平静,《只为卿云》让我联想起了自身的“血脉”情缘。当年读川大历史系时,美国十大畅销书——黑人亚历克斯·哈利《根》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从哪里来?我的“血脉”又在哪里?这种念想一起萦绕在我心中整整40余年。直到退休以后,我莫名的冲动让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两张残谱,终于走向了艰辛的寻根问祖之路……通过姓氏文化、“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研究,把300多年前入川始祖的根脉一直追溯到千年前的唐末时期。明代的祖墓、清代的古祠、老家的古村……一切的映象都让我流年忘返,于是写下了寻根的散文故事《寻祖文化之旅——根源梦》(《梅州侨乡月报》2017年第1、2、3期连载),写下了感悟“血脉”亲情的散文《梦里寻她千百度》(《龙门阵》2024年第4期)。 华夏子孙的“血脉”情缘是独有文化。纵览几千年中华文明史,“血脉”之情代代相传,一直到了百年前由于受到西方文化以及各种政治运动的巨大冲击,这种情缘才渐渐消失,尤其当今城里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已经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会到哪里去?这让人不得不感叹,能够保留“血脉”情缘的人弥足珍稀。 我曾经读过四川散文学家牛放先生的作品,穿插了许多历史记忆,并且专文回顾了家族的根脉以及自己寻根的艰难过程,反映出不忘祖德的孝道文化。 闻名全球的海外作家韩素音本名“周光瑚”,和周闻道先生同一个姓氏。她的身上流淌着周氏的血脉,又拥有比利时贵族家族的基因,东西方文化双重交融在她的个性及灵魂中,但她认为:“中国,中国是我的骨肉,我的灵魂,我的气息,我的生命!”认祖归宗、尊重家风、清明扫墓祭祖,都反映在她的若干文学作品中。她始终有一个“寻根梦”。“湖广填四川”运动中,自己的祖先从哪里来?“找树要寻根,我得回到根上去。”她在成都周氏中是第一个回到祖地寻找根脉的周家人。对祖先和根脉的认同,这是多么弥足珍贵的家国情怀!于是我写下了《客家之星在成都天空闪耀——梅州迁川客家周氏家族名人群像》(《梅州侨乡月报》2024年第4期),文中专门讲述了韩素音追寻自己祖先的家国情怀。 散文追求的是文字的优美、想像的丰富、构思的灵巧,而《只为卿云》把史学、哲学融入散文,确实是一种少见的特色,做到了优美的文字和历史人文、哲学思考充分结合起来的高度,超越了一般文学作品的思想。更为难得的是,周闻道先生的作品中那种难以言状的“血脉”深情,引起我内心巨大的共鸣。它真实地反映出作者“根”和“魂”的内心世界,这就是一种超乎常人的精神境界! 【作者简介】刘文杰,笔名火木、昆仑扫,历史文化教授、作家。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顾问。青羊区文旅局文化产业专家、龙泉驿区社科联文化产业智库专家。曾任教于四川大学历史系、档案系,担任国家海洋局文化宣传中心文化专家、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历史文化、文学创作、政策研究、文化产业等方面出版著作十余部,负责完成多项文化产业策划、文化建设规划项目。主持若干省市社科基金项目,荣获四川省政府社科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及多项社科成果奖。出版中国第一部知青运动史《光荣与梦想》;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百万字长篇历史小说《大新王莽》(上中下三卷),同时由喜马拉雅、番茄畅听制作推出340集有声书。 |
责任编辑:毛逸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