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十七幼儿园:解锁叠被子的奥秘
发布时间:2020-12-03来源:成都市第十七幼儿园 作者:孙红浏览量:469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生活将自始至终地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贯穿于一个人的终生教育之中。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本着“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观念,处处做个有心人,学会根据孩子的特点,为幼儿创设“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条件与环境,让幼儿能充分的自我服务,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经过一学年的时间,孩子们的自主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例如能够自己被书包、水杯;能把玩具、生活用品准确地归位等等。为了贯彻“寓教育于生活实践中”的理论,为了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与积极性,到了中班上期我们引导幼儿午睡起床后尝试自己叠被子,激发幼儿的自我完成意识,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感受到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 一、激发幼儿主动性,让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人 孩子天性好奇,爱探究、想参与,但是家长的包办代替孩子们太多,导致孩子们缺失了很多动手探究与学习的机会,因此到了中班我们把叠被子的自主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最大程度参与,引导孩子们动手操作、探索叠被子的奥秘。 开学初我们引导孩子进行了第一次尝试,孩子们觉得非常新奇,知道了需要叠被子时,有的孩子激动、有的孩子担心、有的孩子兴奋,还有的孩子拍手叫好:“我会叠,我会叠!”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相信孩子能行、鼓励孩子们积极动手尝试,就这样孩子们开始了第一次尝试。孩子们开始忙碌着叠被子,有的孩子们在家也时常看见爸爸妈妈叠被子,有一些经验,也就像个小大人一样,熟门熟路的开始了叠被子,但有的孩子家里是直接把被子铺在床上的,对叠被子也没什么经验,但是也是积极在尝试,像叠纸一样对折再对折。大部分幼儿并没有掌握技巧,叠得稍显凌乱,不够规范整齐。但是孩子们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对于他们一个个不完美的“作品”,老师不但没有否定,相反还给予了小小的奖励,耐心十足地鼓励继续加油。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于是每天都会有孩子积极动手尝试。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还承担起了主动帮助能力弱幼儿的工作,有的一旁指导,有的手把手教,模仿老师的口吻和语气,有模有样。看着孩子们积极参与,更加坚定了老师们的信心。因此,我们决定每天起床后都给于孩子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叠被子,将收拾整理变成愉悦的操作体验。 二、多种经验获得、多种能力发展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而中班的孩子思维和活跃,想法增多,主动性增强,爱探索,因此,我们引导孩子们在操作、探索中获得经验与发展。 探索一:奇妙的被子 通过谈话引导孩子们探索将被子叠小的方法,孩子们通过第一次的尝试后,面对叠被子这事再也没有孩子担忧了,而是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各种方法。我们观察着孩子们点滴的发展,给于孩子们适宜的指导,很快孩子们完成了第一次探索。我们引导孩子们大胆分享自己的方法,鼓励孩子积极尝试不同的方法,通过亲身感受、体验、操作、探究,选择了孩子们最喜欢,且最适宜的叠被子方法。 探索二:胖胖的被子 我们班的孩子爱探索,愿意挑战,于是我们引导孩子挑战叠厚被子。孩子们有了叠薄被的经验后,面对挑战无所畏惧,反而很兴奋。穿好衣服后,立马开始了探索,不一会儿,孩子们探索出来各种各样的方法。如:将被子对折再短边对短边对折两次;将被子长边对长边对折一次,再卷等方法。孩子们探索了这么多的方法,当然得分享给朋友,于是孩子们带上自己的小被子,上前展示自己叠被子的方法,其他的孩子也可从中学习一些经验。分享后当然得尝试一下多种方法,经过一个星期的尝试后,最后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决定了厚被子的叠法——卷被子。 三、环境的暗示和感染,支持幼儿自主发展 幼儿易受环境的暗示和感染,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不但可以感染幼儿的情感,而且还能够培养幼儿表现美、欣赏美与感受美的能力。我们在尊重幼儿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美化可以使幼儿的情感受到感染,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中,每一个环节都与教育的主题紧密结合,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又将孩子们讨论出来的流程制作出相应的叠被子流程图,给予幼儿充分的环境支持,使幼儿的行为养成在重复中学习和巩固。 四、体验多样游戏与学习发展的渠道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且幼儿主要是在玩中学,游戏中学,同时班级幼儿的游戏水平到了中班也有所提高,因此我们选择通过游戏,让幼儿自主、自发、全身心的投入活动。 游戏一:魔术纸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探索如何将纸叠小。孩子们积极探索、操作、研究,叠出了各式各样的方法。有的朋友将纸一直向着一个方向对折,有的朋友将纸重复短边对短边对折,有的朋友则是将纸随意对折。最后引导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尝试多种方法。 游戏二:创造性游戏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创造性游戏中,我们引导孩子们讨论:在小家家里请宝贝起床后,是否需要将床整理好,是否需要叠被子。由于孩子们每日起床后都会叠被子,因此讨论的结果是需要叠被子。 我们在小家家里提供了和小朋友睡觉时相同的被子,幼儿在游戏中每次在请小朋友起床后,也会有意识要整理床上用品,叠一叠被子,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参与叠被子,体验叠被子的乐趣,增强了叠被子的本领。 游戏三:儿歌的魔力 孩子们了解了被子的叠法,我们则根据叠被子的方法,引导幼儿一起来创编好听的儿歌。有了孩子的参与,孩子们兴趣点更浓,在叠被子时部分幼儿都会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叠着被子,(小被子,要铺平。头对头,角对角。卷一卷,卷一卷,卷成一个大花卷。按一按,按一按,被子宝宝叠好啦!)儿歌不但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兴趣,还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熟悉叠被子流程。 游戏四:小小人儿本领大 幼儿园里生活体验时间有限,参与度也有限。因此我们决定家园互动,共促儿童发展,引导幼儿在家中也多体验生活,参与家里的活动,在家里也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常在班级群里都会出现一些幼儿在家叠被子的照片,也会有一些叠衣服、擦桌子、洗菜等等积极参与生活的照片,爸爸妈妈们也都很欣喜,自己的宝贝这么能干,会做这么多事情。 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里,鼓励孩子参与,支持孩子达成,让孩子过程自主、行动自主,孩子们从被动到主动,从不会到会、从笨拙到灵活的学习发展过程,让幼儿真正成为了生活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怎样的生活就享怎样的教育。生活自主管理的培养是一个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主管理的关键时期。通过自我服务,劳动锻炼等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信心,是形成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基础,也是促进幼儿良好行为养成的基础。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还说过:“好的习惯能够让人受益终身”。从点滴开始,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
责任编辑:毛逸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