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区2025-2026学年“文轩杯”高中文综组竞赛在沫若中学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11-20来源:乐山市沙湾区教育局 作者: 钱甜 李荣富浏览量:2675

日前,沙湾区“文轩杯”课堂教学竞赛高中文综组决赛在沫若中学精彩上演。来自该校5位年轻教师以“聚焦核心素养,落实‘三新’要求”为导向,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创新的教学实践,呈现了五堂贴合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理念的优质课堂。

11111.jpg

牟璐瑶老师以《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比较阅读为载体,创新运用“意象—美感—哀由”三层分析法。课堂上,她引导学生在文字间穿行,于相似的时代背景下捕捉朱自清与郁达夫不同的心境表达和审美取向,在层层深入的探究中,悄然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文本比较能力,让经典文学课堂焕发思辨魅力。

22222.jpg

赵锦钰老师的《Amazing Art》课堂独具巧思,以主播Zack的卢浮宫直播视频导入,带领学生沉浸式赏析天使雕塑、《蒙娜丽莎》等卢浮宫经典藏品,随后自然衔接兵马俑、《千里江山图》等中国文化瑰宝,让英语课堂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徐文娟老师的课则聚焦经济生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题,从大学生返乡就业的职业选择这一贴近生活的情境切入,将抽象的经济概念具象化。她条理清晰地阐释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定义,细致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适用场景与具体形式,用通俗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让原本晦涩的经济知识变得易懂易学,凸显了文综教学的实用性。

张娟老师的《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课立足现实议题,以贵州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样本,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当地石漠化的成因与脱贫攻坚的难点。在探究中,学生逐步梳理出“种草养牛—牛粪养蚯蚓—蚯蚓粪还田”的循环农业模式,更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关联沙湾区太平镇喀斯特地貌的实际情况,让乡土地理资源成为教学素材。

55555.jpg

最后登场的荆艺老师,以《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为题,从乐山本地雕塑资源切入,带领学生感受身边的艺术文化。随后,课堂延伸至南京大屠杀组雕,通过分析雕塑的类型、放置环境与承载的精神意义,让学生理解雕塑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此次“文轩杯”高中文综组赛课,不仅为教师搭建了展示风采、交流共进的平台,更彰显了沙湾区中小学文综教学“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鲜明导向。5位教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生动范例。

责任编辑:李芮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