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实验中学召开 2025 年新教师欢迎会暨培训工作部署见面会
发布时间:2025-09-01来源:乐山实验中学 作者:刘利华、彭山清浏览量:2019
为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融入学校发展,明确教育教学职责与职业成长路径,2025 年 8 月 29 日上午,乐山市实验中学组织召开新教师欢迎会暨培训工作部署见面会。会议由教科室主任刘利华主持,学校书记汪伟、校长谭俊、副书记张燕、办公室主任王妃、教务处主任邵晓玲、德育处主任赵凌燕、教科室副主任彭山清及全体新入职教师、返聘教师参会。 会议开篇,汪伟书记为新教师送上寄语。他以 40 年教育工作经历为切入点,用真实案例呈现教师薪资随教龄增长的发展潜力,强调国家提升教师经济地位的政策导向,鼓励新教师坚定教育信念、坚守育人岗位。同时,他梳理教师职业成长 “三阶段”:1-3 年适应期需夯实基础、站稳讲台;4-6 年发展期要形成教学风格、提升教研能力;7-10 年成熟期需突破科研瓶颈、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为新教师明确职业发展路径。随后,谭俊围绕 “教师身份定位” 讲话。他提出 “先做‘明师’、再成名师” 的成长路径:“明师” 需明确教育责任对学生与家庭的影响,不适应岗位需及时调整;“名师” 需以扎实教学业绩为基,向 “会教、会讲、会研” 的教育名家迈进。他还分享学校对外交流成果,提及优秀教师赴拉萨合作学校展示课堂的案例,让新教师了解学校提供的发展平台。张燕副书记聚焦 “安全与师德” 底线。她强调,安全是教育工作前提,教师需落实课堂考勤、设备检查、意外处置等流程,确保 “责尽心安、经得起复盘”;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需恪守职业规范,着装得体(禁止人字拖、无后跟鞋等),真诚待人、高效协作。同时,她表示办公室将为新教师提供服务,后续由办公室主任推送请假制度,刘利华讲解考勤要求与待遇标准。 具体工作部署环节,邵晓玲主任围绕 “安全管理与教学常规” 说明。安全管理方面,要求每节课必查考勤,室外课、功能教室课需课前课后清点人数,严禁学生代请假,缺席学生需立即联系班主任;设备管理需课前检查、课后登记,重点关注实验器材、体育用具;体育课需关注特殊学生,限制自由活动范围,剧烈运动后加强管理;发生意外需第一时间送医并联系班主任、家长,留存处理记录。教学常规方面,邵晓玲主任明确分层要求:新教师需手写备课详案,每学期听指导教师课不少于 20 节、邀请指导教师听课不少于 8 节,每月提交备课本与听课本检查;返聘及有经验教师可电子备课(保留修改痕迹),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10 节,半期提交备课本;全体教师前半学期需在备课组内完成汇报课,提前报教务处公告。赵凌燕主任针对 “班主任工作” 动员。她指出,全体教师需树立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理念,暂未承担班主任职责的教师需主动学习班级管理经验,观察、请教资深班主任,为岗位调整做准备。同时,强调班级发展需学科教师与班主任协同,鼓励新教师融入备课组与年级组,形成育人合力。最后,刘利华主任说明新教师培训方式与课程安排。培训为期一年,每周三下午第三节开展,采用 “线上 + 线下” 模式,内容涵盖教育政策法规、师德师风建设、教学技能提升、班主任管理技巧、信息技术应用等;培训不达标者需重修。返聘教师、已完成 2 年以上培训的有经验教师可不参与。学校将为新教师配备 “双导师”(学科指导教师 + 班主任指导教师),部分在编教师额外增设科室锻炼导师(三年轮岗)。 会议指出,教师成长是长期积淀过程,需以 “十年磨一剑” 的工匠精神深耕教学、提升自我。学校将通过完善的培养体系、丰富的实践平台与明确的激励机制,支持新教师发展。此次会议为新教师明晰了工作要求与成长路径,传递了学校对教育新力量的重视与期待。学校表示,相信在学校培育与新教师奋进下,新教师将快速适应岗位、融入集体,早日成为学校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 |
责任编辑:李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