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一中:做自己的不倒翁,一堂心灵成长课的温暖绽放
发布时间:2025-04-03来源:乐山一中 作者:吴婷浏览量:2631
春日,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温柔地洒在每一位学生的肩头。3月28日,心理教研组赵益老师讲授了一堂题为《做自己的不倒翁——心理韧性赋能成长》的公开课,将温暖与力量注入课堂,带领学生与听课教师共同经历了一场关于心理韧性的探索之旅。 现象站:当“压力”与“不倒翁”相遇 课堂伊始,赵益用“压力推推乐”的游戏点燃了学生们的热情。两组学生分别扮演“压力”与“不倒翁”,前者需用力推动后者,而后者则需在摇晃中保持平衡。第一组游戏中,“不倒翁”同学踉跄后退,第二组却始终稳如磐石。学生们屏息凝神的瞬间,她抛出了第一个问题:“生活中,你们被哪些‘压力’推动过?” “考试成绩”“父母的期待”“朋友间的误解”……答案如潮水般涌来。赵益进一步追问:“但为什么有些‘不倒翁’能站稳,有些却会跌倒?”一名学生举手答道:“因为面对压力时,我们内心有支撑的力量。”她微笑着点头,顺势引入“心理韧性”的概念——它不是逃避压力,而是在摇晃中调整重心,在失衡后回归平衡的能力。 探究站:飞行棋里的4C密码 如果说第一环节是唤醒共鸣,那么第二环节“解密韧性密码”则是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行动。赵益设计的“心理韧性飞行棋盘”让课堂瞬间沸腾。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掷骰子触发不同情境问题: “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心烦气躁,你会如何调节情绪?”“请分享一段积极心理暗示后取得成功的故事。”“当你面对困难时,哪些力量让你保持动力?”……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让学生的智慧与创意尽情流淌。随着棋盘上的步数推进,答案逐渐汇聚成心理韧性的4C密码——掌控(Control)、承诺(Commitment)、挑战(Challenge)、自信(Confidence)。 赵益引用《终身成长》作者卡罗尔·德韦克的观点,将理论融入实践:“你们刚才的回答,其实已经在运用这些密码,比如调节情绪是‘掌控’,坚持跑步是‘承诺’,站上讲台是‘挑战’,而那句‘我能行’就是‘自信’。”原来,成长中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心理韧性的悄然生长。 赋能站:紧握手心的不倒翁 课堂尾声,赵益为每位学生送上一枚小巧的不倒翁。她邀请大家闭目冥想,将不倒翁紧握手心,感受其摇晃却始终不倒的力量。“真正的强大,不是永不跌倒,而是像不倒翁一样,每一次摇晃都在靠近更好的自己。”轻柔的音乐中,有学生眼眶湿润,有学生嘴角扬起微笑。 课后延伸作业的设计更是点睛之笔:学生需选择一个想强化的“C”并制定行动计划,同时观察身边的“心理不倒翁”榜样,用4C密码分析其特质。这不仅让课堂的思考延续到生活,更将心理韧性转化为可落地的成长指南。 课后评课环节,听课教师纷纷感慨:“这堂课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既是一场游戏,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心理韧性不仅是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每位教师的成长课题。这堂课让学生们看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唤醒生命的内在力量。” 心理韧性教育的意义,在于让每个孩子相信:生命中的压力与挑战,终将化作土壤中的养分。赵益老师的课堂正是这片土壤上绽放的第一朵花。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课堂,让教育回归生命,让成长自带光芒。 |
责任编辑:李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