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机关幼儿园自然教育纪实:童眼观虫趣

发布时间:2025-10-29来源:乐山市机关幼儿园 作者:浏览量:2261

近日,乐山市机关幼儿园开展了一场以昆虫观察为主题的自然探索活动。幼儿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观察、合作探究与动手实践等方式,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昆虫世界的认识,更在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幼儿园的草坪上传来阵阵惊喜的欢呼。豆子小朋友发现了一只"穿着绿色衣服的跳高选手"——蚱蜢,这个发现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它一跳就能跳好远好远!"豆子兴奋地比划着,"我悄悄数了数,它一跳能跳过我三个手掌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学会了轻声细语地观察,生怕惊扰了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随后的日子里,孩子们相继发现了更多昆虫的秘密。心心在雨前观察到蚂蚁搬家的壮观场面,"它们那么小的身体,居然能搬动那么大块的面包屑!"她和萱萱还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实验,验证蚂蚁能否搬动树叶。桐桐则与七星瓢虫结下了友谊,"它的背上真的有七颗星星!最神奇的是,当我想摸摸它时,它突然不动了。"这些生动的观察体验,为后续的深入探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2222.jpg

随着观察的深入,孩子们的问题如泉水般涌出:"为什么蚂蚁要排队走路?""蜗牛的房子会不会太重?""蚂蚱的耳朵长在哪里?"这些问题成为了探究活动的最佳导火索。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开始了自主探究之旅。他们通过查阅绘本、观看科普视频、与家长共同搜索资料等方式寻找答案。溪溪发现了蚂蚁信息素的秘密,"原来蚂蚁走路时会留下气味,后面的蚂蚁就会跟着走!"吉吉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到蜗牛的敏感特性,"我发现用手轻触蜗牛的壳,它会慢慢缩回去。"最令人惊喜的是尭尭的发现,"我仔细看蚂蚱的前腿,上面有小小的洞,那就是它小小的'耳朵'!"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获得了昆虫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随着了解的深入,孩子们萌发了为昆虫朋友建造家园的想法。"老师,我们找的昆虫都没地方放了。""要不我们给他们修个家吧!"这个提议得到了热烈响应。

孩子们自发分成多个建筑小队,开始了创意设计与建造。溪溪组利用奶粉罐搭建了多层"昆虫楼",充分考虑到了不同昆虫的生活习性;新新组用木片构建了温馨的"虫虫小屋",还在屋顶铺上了防晒的树叶;最让人称赞的是琪琪的设计,"我给蚂蚱的家做了个滑梯,因为它最喜欢跳来跳去!"这些充满童趣又不失科学性的设计,展现了孩子们对昆虫习性的深入理解。在建造过程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数学测量、空间结构等知识。"这个洞口要再大一点,不然甲虫进不去。""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撑,这样房子才不会倒。"这些在真实情境中产生的学习需求,让知识的掌握变得水到渠成。

这场自发性的探索活动,实现了多重教育目标的有机融合。在知识层面,孩子们通过亲身观察,了解了昆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科学知识;在能力层面,培养了细致观察、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在情感层面,则建立了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孩子们会因为担心吓到昆虫而踮起脚尖,会为不同习性的昆虫设计专属房间,这种温柔对待生命的态度,正是自然教育最珍贵的收获。

家长的深度参与也为活动增添了亮色。许多家庭将昆虫探究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持续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和孩子一起观察昆虫的过程中,我们仿佛也回到了童年。"一位家长感慨地说,"这种亲子共学的体验特别珍贵。"

乐山市机关幼儿园也将继续深化自然教育,在四季轮回中开发更多富有特色的自然探究活动,让幼儿在与自然的亲密对话中,获得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这种根植于生活、立足于体验的教育实践,正在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李芮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