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一小开展低段语文主题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2来源:峨眉一小 作者:文靖浏览量:3141
为深化新课标实践,探索识字教学与词语运用能力培养的融合路径,10月21日,峨眉一小低段语文组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采用“课例展示+集体研讨”的形式,聚焦低段语文核心素养,旨在探寻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助力学生语文能力与教师专业素养的双向成长。 马娟老师《z、c、s》——在规律探究中提升拼音识字效率 马老师以儿歌、口诀、游戏为载体,将抽象的声母“z、c、s”具象化。通过“像个2字zzz”“半个圆圈ccc”“半个8字sss”等形象联想,帮助学生理解字母形义;设计“摘苹果”“开火车读”等互动游戏,强化发音练习。同时,结合简单的音节(如“cū”“zᔓsè”),巩固学生两拼音节的发音练习,为后续汉字学习筑牢根基。 刘薇薇老师执教《j、q、x》——在趣味情境活动中夯实拼音识字基础 刘老师聚焦“j、q、x”与“ü”相拼的拼读规则,以替ü宝宝保管眼镜的童话情景导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学环节紧紧围绕这一主线展开,j、q、x被赋予了新朋友的角色,再配合声母韵母大变身、“魔法棒”变魔法等互动游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三个新的字母朋友,学生亲身扮演字母拼读,将情境体验推向高潮,真正实现了“学中玩,玩中学”。 席玉梅老师执教《葡萄沟》——在文本浸润中深化词语运用能力 席老师创设“出门旅游”的单元大情境,以《葡萄沟》的优美语境为依托、文章中心句为线索,引导学生聚焦“五光十色、茂密、热情好客”等词语,对比理解“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朗读体会“热情好客”。学生在感知、辨析、运用中深化对词语的理解,同时,结合课文对葡萄沟风土人情的描写句式,鼓励学生用相同的句式以及积累的词语描述家乡景色、校园风光,实现词句从文本到生活的迁移运用。 课后研讨中,参会教师围绕“拼音辅助识字”“词语运用深化”“课内外衔接”等展开深入交流。张丽平主任充分肯定三位教师的课堂设计既注重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凸显了“拼音为辅,识字为基,用词为用”的语文学习逻辑,并进一步提炼出“三化二降”的教学优化策略: 三化:即情境化、活动化、生活化。设置课堂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设置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将抽象难懂的字母、生字、词语融入日常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轻松掌握知识。 二降:课堂教学降维,活动设计降层。设计合理清晰的教学目标,将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分课时设计,保证学生一步一个台阶,逐级学习;分层设计任务活动,有难有易,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本次教研活动以低段语文识字与词语教学为切入点,既展现了教师对“识字—用词”教学逻辑的创新实践,也通过团队智慧凝聚了教学共识,推动语文学习实现从“知识积累”到“素养发展”的跃升,让低段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爱上识字、善于用词的成长乐园。 |
责任编辑:李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