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县王村小学开展国际减灾日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15来源:井研县王村小学 作者:汪艳丽浏览量:3194
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今年主题为“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校园灾害韧性建设,提升全体师生防灾减灾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井研县王村小学于近日开展以“聚焦韧性建设 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的国际减灾日系列活动。学校通过“科普先行、实战演练、家校联动”三位一体模式,将防灾减灾知识融入校园生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 活动启动前,学校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全体行政干部、班主任为成员,下设现场指挥、后勤保障、警戒疏散、医疗救护、宣传报道等专项工作组,明确“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快速响应、协同作战”的工作原则。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完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细化台风、暴雨、地震、火灾等灾害场景的应急处置流程,明确信息传递机制,并召开专题部署会确保教职工明确职责、熟练流程。同时,学校联合辖区政府、派出所、社区建立联动机制,对校园应急广播系统、疏散通道标识等设施全面检查,从组织、制度、物资三方面筑牢活动保障基础。 为让“投资韧性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学校打造“课堂+校园+家庭”三维宣教阵地,实现防灾知识全覆盖。课堂上,各班以主题班会为载体,通过知识讲解、情景模拟、趣味问答,系统讲解灾害应对技巧;校园内,通过橱窗展板、放学时段“小喇叭”安全提示、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宣传防灾小故事与实用技巧,提升师生和家长应对灾害的能力;家庭维度,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第36个国际减灾日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绘制家庭疏散路线图,将韧性建设理念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形成“家校共育”的安全氛围。 近日上午10时30分,应急警报声响起,全校师生立即启动地震应急响应。教室内,同学们在班主任指挥下迅速抱头蹲伏于课桌下,双手护住头部与颈部;30秒后,疏散指令下达,师生弯腰低姿、用书本护顶,沿预定路线快速有序撤离,任课教师与保安组成的警戒疏散组全程引导,提醒“不推挤、不停留、靠右侧”。仅1分27秒,全校师生全部安全抵达操场指定集合点,各班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并向现场总指挥组报告。随后,学校支部书记、校长鲍正东围绕“遇到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结合“信号辨别、学会避险、规范逃生、关键提醒”等关键词开展现场培训,将抽象应急知识转化为具体技能,提升师生现场处置能力。 活动期间,后勤保障组与应急抢险组联合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校舍建筑结构、水电燃气设施、排水系统等关键部位,逐一核验应急照明、疏散通道标识、灭火器等设备。针对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排查组对校园内树木、体育运动器械、旗杆、宣传橱窗等高架物进行稳固处理,清理屋顶杂物确保排水畅通。同时,组织师生开展“身边隐患我来找”活动,鼓励大家发现并上报问题,形成“人人参与排查、共同消除隐患”的良好局面。 学校专项工作组召开总结会。鲍正东强调,校园韧性建设不是一时之举,要融入日常教育,学校同步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教育机制,将应急知识纳入校本课程,鼓励学生参与日常隐患巡查,宣传组通过微信公众号持续发布相关推文,向家长与社会传递韧性建设理念,扩大活动影响力。 此次国际减灾日系列活动,通过系统化宣教、实战化演练、精准化排查,让全体师生深刻理解“投资韧性建设”的内涵,掌握地震、火灾等灾害的应急处置流程与自救互救技能。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校园安全韧性建设,完善应急体系,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牢坚实防线。 |
责任编辑:李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