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实验幼儿园:从“在场”到“在心” ,解锁亲子高质量陪伴

发布时间:2025-11-02来源: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作者:魏子轩浏览量:2648

    “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这句话是否戳中了你?《2020年中国亲子陪伴质量研究报告》显示:九成以上家长认同陪伴的重要性,但八成父母仍陷于“低质量陪伴”困境。如何打破“形式陪伴”,走向“科学陪伴”?本期一起解锁高质量亲子陪伴的密码。

123.png

01 陪伴不当的4大根源

    首先是“重养轻育”,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物质优越就等于尽责,忽视情感陪伴。其次是对“陪伴”的误解:人在身边却心思在手机、电视或工作上,零互动;或者把陪伴理解为看管、监工,满屏紧张与控制。再者是功利化教育观,把陪伴时间变成“第二课堂”,只盯成绩与才艺,孩子厌烦抗拒。最后是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不了解成长阶段特点,给不出适时、适当的回应。

02 科学陪伴3大妙招

    第一招是调控情绪、有效沟通。情绪是陪伴的“温度计”。当怒火上来时,先积极暂停:深呼吸、走进“情绪暂停角”、转移注意力;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每个孩子花期不同;用语言重塑氛围,用“我看到……”“我相信你……”代替指责与否定。第二招是恰当赞赏、激发内驱力。空洞的“真棒”“真聪明”会让孩子失去动力,改用“具体行为+肯定”:例如        “你坚持每天跳绳20分钟才跑出这么好的成绩,妈妈为你骄傲!”让孩子价值感与成就感倍增,形成“罗森塔尔效应”。第三招是亲子游戏、悦心启智。“双减”后时间充裕,游戏是最好的“情感账户”。注意力训练可玩捡豆子、串珠子;思维激发可玩看图猜字、记忆大师纸牌;还有手指游戏、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活动,玩中学、学中亲,情感与能力双向培养。

03 陪伴的终极目标
    当我们放下焦虑,真正“看见”孩子,陪伴便从“在场”走向“在心”。科学陪伴不是技术活,而是一场心灵的共鸣,让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我被爱。

好书速览
    《阅读合伙人》《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关于教育的书还有很多,欢迎家长自己去“寻宝”。

孩子对父母的爱,总让我们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从今天起,科学陪伴,给孩子有温度的家庭教育,做孩子心中真正的“满分父母”,让家成为最温暖的心灵港湾。

责任编辑:李芮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