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县实验初级中学“登飞来峰”专辑之 《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发布时间:2025-11-02来源:沐川县实验初级中学 作者:曾子瑶浏览量:3070

   对于初入职场的朋友们,我由衷地推荐史律《自洽》这本书。当我们在学生与教师的身份间徘徊,常会陷入漫长的迷茫。书中告诉年轻人最珍贵的成长,是学会在喧嚣中聆听内心的声音,在多重身份间找到平衡。随着时间悄然流转,各位经历的层层叠加。欣喜地看见,阅读群中的老新朋友们已经跨越曾经单纯作业任务的提交阶段,开始真正关注自身的成长与觉悟,似乎推开又一重门扉,步入思想成长层面的新阶段。

   成长的迹象不在于宏大的宣言,往往流露在那些真诚的文字里:有人在《白雪猪头》中读懂了物质匮乏年代里人性的温度;有人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照见了女性成长的坚韧与抉择;还有人从《人间与我》中领悟到,生活的意义就藏在触手可及的日常里。

   白天讲授山川河流、夜晚静坐做绒花的刘海燕老师,在向外探索向内安顿之间,活出了生命的广度与深度。自洽不是与世隔绝,而是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更从容地拥抱世界。曾丽分老师在《白雪猪头》中提到,母亲为让孩子吃上肉,放下尊严与肉铺员周旋,又在雪夜收到意外的馈赠。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启示:当我们照顾好自己的一方天地,也会在不经意间成为他人的微光。亦如九年级11班同学们每日分享的句子:“路虽远,行则将至”“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些话语被一个人轻声念出,被许多人默默记取,在需要的时刻悄然发芽,成为彼此前行的力量。也许当下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或者无法共情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但我相信在之后人生中面对人生的岔路总能为他提供些许路径,那一刻教育才真正达到了闭环。

   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独善其身。它让我们既能在罗发老师的《人间与我》中看见卖唱盲人夫妇的相守,理解守船老人对往事的眷恋;也能在唐郑红老师的《我常常高兴》中体会七旬老人与过往和解的勇气。当我们开始关注自身能力范围内的善意,便会发现:递一杯水,赠一句话,守一份承诺,都是对世界温暖的回应。翻阅这些文字,仿佛看见无数生命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时而交会,发出光亮。就像王燚老师体悟的那般,梵高画作上那些独立的笔触,不知整幅画的终极模样,却依然热烈地绽放着自己的色彩。而这一切,共同构成了生机勃勃的人类图景。

   万物生长,各有其时。希望我们都能在这扇生长之门前,与万物一同沉浮,一同茂盛在认识自己的路上稳步前行,在力所能及之处传递温度,让内在的觉悟与外在的行动,最终汇成同一股温暖的力量也愿我们学会让万物穿过自己,成为生命深处最珍贵的养料。

 

责任编辑:李芮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