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德综合高中学子吴彬豪:从360分到623分,他用"拼"字在青春里刻下史诗
发布时间:2025-10-15来源:惠德综合高中 作者:浏览量:2808
此刻正站在乐山市惠德综合高级中学教室走廊,手里攥着备课本给学生讲题的实习老师叫吴彬豪。三年前,他也是在这里攥着被汗水浸透的模拟卷,在倒计时牌翻到"30天"的那天,把整本《高考总复习》翻得卷了边。 "360分不是深渊,是战鼓"2019年中考放榜的那个下午,吴彬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夜。屏幕上刺眼的360分像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曾经的升学梦碎了,只能带着满心沮丧走进惠德高中的校门。“刚开学那阵子,走路都低着头,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截。”他指尖划过实训室冰冷的机床外壳,“直到班主任第一次找我谈心,说‘中考输了不算输,人生的考场还在后头’,我才敢抬头看黑板上的‘机电专业’四个字。” "我的时间,是按分钟借贷的"7点的教室里,总有吴彬豪背书的身影。为了补英语短板,他把初中到高中的单词卡按频率排序,早自习背30个,午休默20个,晚自习前再用10分钟复盘;实训室里,别人练1遍接线他练5遍,编程出问题就熬到保安锁门,借着台灯微弱的灯光查资料;课间10分钟被精准拆分:2分钟跑向办公室问问题,3分钟整理课堂笔记,剩下5分钟啃几口面包垫肚子。 最煎熬的是本科实验班初期,第一次调考英语仅25.5分,总分排名垫底。“那天晚上我在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甚至想过退回专业升学班。”他摩挲着当年的英语错题本,封皮上有被泪水晕开的痕迹,“但班主任找到我,说‘进步从来不是跳台阶,是爬梯子’,还帮我制定了‘每次涨10分’的小目标。”第二天清晨,他依旧是第一个出现在实训室的人,只是错题本上多了一行字:“今天比昨天多会一个知识点,就是赢。” 623分背后:把“不可能”粘成“可能”的夜晚2022年对口高考放榜夜,吴彬豪的手指在查询页面上悬了三分钟才敢点击。当“623分”的总分跳出来时,他猛地站起身,碰倒了桌边的水杯——英语71分(总分100),比一调整整涨了45.5分,这个曾在英语泥潭里挣扎的少年,终于叩开了西华师范大学的校门。 “那晚我把三年攒下的8本错题集、23张调考试卷摊在地上,一页页翻。”他笑着回忆,眼眶却泛红,“每本错题本的最后一页都记着调考分数,从25.5到36,再到45、57、71,像一串脚印,刻着我熬的夜终究变成了光。”其中一本的扉页上夹着一张银杏书签,是班主任的鼓励:“自强不息,力争上游。” "现在,该我传递火把了"大学四年,吴彬豪从没敢松懈。专业课笔记整理了12本,竞选班级团支书锻炼表达,跟着老教授观摩授课、模拟教学,取得了众多荣誉。今年实习季,面对众多offer,他毫不犹豫地递交了“回惠德当老师”的申请。 “当年班主任把实训室的备用钥匙塞给我,说‘累了就来这儿坐坐’。”他站在曾经奋斗过的机床前,看着学弟学妹们专注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现在我想告诉他们:25.5分不是绝境,623分不是终点;中考失利不算什么,只要肯拼,这里照样能圆大学梦。” 采访结束时,夕阳透过实训室的窗户,把“韧”字刻痕染成暖金色。课堂里传来吴彬豪讲解机电知识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这个曾在低谷中挣扎的少年,如今正以师者的姿态,将那簇用坚持点燃的火焰,轻轻放进更多年轻的手掌。 在吴彬豪的实习教案扉页,写着一行小字:“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或许这就是青春最动人的模样:当韧劲化作火种,便能在荆棘路上烧出通往未来的坦途。 |
责任编辑:李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