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一中: 沫园时光指尖过,师恩如晖绘世廓
发布时间:2025-08-25来源:乐山一中 作者:高2025届8班 万恩蓓浏览量:2319
(实验班 历史方向 高考575分 录取院校:四川师范大学) 再次站在乐山一中的门口,万千回忆如潮水般涌入心扉——那是懵懂与青涩的交织,是欢欣与奋起的交响,其间亦有焦虑与迷茫穿插。最终,一切定格在屏幕上575分的数字,那一刻的释然,为这幅名为“青春”的画卷落下了无悔的笔触。 回望三年,我从懵懂走向坚定,从青涩走向成熟。每一次从焦虑的漩涡中挣脱,都离不开恩师的指引,为我拨开迷雾,使我得见苍穹。 我尤其忘不了高三那段被优绩主义困住的时光。每日与失眠为伴,常常凌晨四五点仍无法入睡,身体早已超负荷,却仍在焦虑中苛责自己不够努力。是班主任曾老师(Melody)最先察觉我的异样。办公室里,她耐心倾听我的哭诉,温柔地递来纸巾。她以自己的高中经历为例,告诉我“人生不是单行道,有千万种活法”。那一刻,我身上的枷锁应声而裂。自此,每当我再次焦虑,她的话语总会萦绕心间,融化所有不安。我们亲切地称她“小美”,不仅因为她像美乐蒂般可爱,更因她别具匠心的鼓励教育——每次考试后,她总会为英语单科前三名的学生送上奶茶。正是她,让我这个对英语无感的学生,在她的引导下找到了学习的成就感,成绩从一百出头跃升至一百三十分。一位好的老师,真的能重塑学生对一门学科的热爱。 除了班主任,语文杜老师与贺老师同样为我开辟了新天地。杜老师的课堂从不拘泥于课本,戏剧、演讲、读书报告会……她让知识变得灵动而深刻。她始终教导我们理性思考,常从日常事物中提炼哲理,并以全新的视角挑战我们的思维定式,使我养成多路径思考的习惯。贺老师则以负责与幽默并济的方式,让我这个曾畏惧文言文的学生,终于敢独立解读文本。她善用互联网热点阐释知识,让课堂在谈笑风生中流逝;更以生动方式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让我这个曾断言“绝不学汉语言文学”的人,最终毅然选择了它。也正因为她,我高考语文取得了三年中的最高分。 此外,我也深深折服于历史郑老师的见多识广与风趣幽默,沉浸于生物赵老师举重若轻的课堂,感激数学赵老师的尽心尽力与政治胡老师的耐心关怀。 再次走进一中,坐在操场上抬头望去,那股拼搏的勇气依然盘旋于上空。虽然我即将离开,但“一中人”的烙印永存——我们终将带着这份韧劲,在各自的天地里,继续诠释何为不负韶华。 |
责任编辑:李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