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实幼:探秘蜗牛
发布时间:2021-12-01来源: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作者:张娜浏览量:3021
《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提到: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去感知探索大自然,帮助幼儿探索学习。 初遇蜗牛 雨过天晴,户外活动时间,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小四班的孩子们围在一起,他们正在讨论着什么。 原来他们发现了一只受伤的蜗牛。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触摸着蜗牛的触角和它的壳。果果说:“它好可怜啊,我们帮帮它吧。”果果的提议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一致同意,他们决定将蜗牛带回教室照顾并给它取名“小可怜”。就这样,孩子们和蜗牛的故事开始了。 一场探秘蜗牛的活动便开始了。 蜗牛初发现 淼淼:蜗牛的身体是软软的。 伊伊:它有硬硬的壳。 睿睿:它的身体黏黏的。 对话蜗牛 小雨:小蜗牛,你喜欢吃什么呢? 一一:小蜗牛,你住在哪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吗? 洋洋:小蜗牛,你为什么背着壳呢? 鸡蛋仔:小蜗牛,你有眼睛、鼻子、耳朵吗? 一只小小的蜗牛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对蜗牛有着大大的疑问:“小蜗牛的眼睛在哪里呢?“小蜗牛的身上为什么是黏黏的呢?“小蜗牛的家在哪里呢?”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查阅了资料,初步认识了蜗牛。 揭秘蜗牛 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我们发现蜗牛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就长在长的触角上。身体有贝壳、头、足、肛门等部分。它的背上有一个螺旋形的壳,壳的形状各不一样,有宝塔形、陀螺形、、球形、烟斗形等。身体是滑滑的,还会分泌黏液。 寻找蜗牛? 蜗牛会生活在哪里呢?墙上、树上、泥土里、石头上还是叶子上呢?让我们一起出发去找找吧。 通过寻找,孩子们发现蜗牛喜欢生活在花园、草地、树丛等阴暗潮湿的地方,不喜欢晒太阳,特别是雨后,就会有许多小蜗牛出来活动。 照顾蜗牛 孩子们一边探索蜗牛的秘密,一边担负起照顾蜗牛的责任。 小米:蜗牛吃蔬菜吗?喂它吃一点。 橙橙:这是我最喜欢的水果,请小蜗牛尝一尝? 桐桐:冬天太冷了,给蜗牛准备一个小房子,这样它就不会冻着啦。 用一个透明盒当小蜗牛的家吧。 这片树叶一定很美味,小蜗牛吃了好多呀。 小蜗牛还会吃什么呢? 孩子们在照顾蜗牛的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猜测和思考。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他们将自己的猜想记录在纸上,并通过每天的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在一次次的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蜗牛喜欢吃嫩嫩的树叶、果皮、腐败的植物、果实、喜欢呆在潮湿的环境中,居住的“小房子”需要每天喷水。 艺术创作 孩子们用绘画、手工、来表达他们对小蜗牛的喜爱,快来看看他们的作品吧。 教师思考: 在每天的相处中,孩子们和小蜗牛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他们用绘画、手工来表达着自己对小蜗牛的喜爱,快来看看他们的作品吧。 祝橙橙:我给蜗牛穿新衣 陈沁诗:可爱的蜗牛 在探秘蜗牛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近距离观察、亲身照顾蜗牛、手工制作、绘画等方式来加深他们对蜗牛的认知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学会了如何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 探索无止境,孩子们和蜗牛的故事,仍在继续。 |
责任编辑:李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