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路小学师生共品处暑
发布时间:2024-08-22来源:太白路小学 作者:杨岑浏览量:2323
8月22日,乐山市太白路小学二年级3班的同学们一起了解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创造,蕴含着中国人在历法、农业、饮食、健康等方面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说文解字》曰:“处,止也。”, “处暑”即:暑气至此而止矣,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高温将逐渐退场。 处暑有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这时候的老鹰最为活跃,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但人们发现,鹰常常“杀鸟而不即食”,而是将所猎之物码放在一起,就像人们将各种美食先供奉给神灵和先祖的祭祀一般。 二候天地始肃。处暑之后,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在古人看来,上苍对于我们,是严慈相济,春和夏,体现的是慈;秋和冬,体现的是严。 三候禾乃登,“禾”指稻谷类农作物,"登”即成熟之意,此时正是丰收的大忙时节。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破解自然之谜的智慧密码,通过本次二十四节气之处暑实践活动:画处暑,写处暑,品处暑,同学们了解了二十四节气常识,体验了处暑节气习俗,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责任编辑:李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