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服务 相伴成长——三江学校课后服务成效有保障
发布时间:2022-10-25来源:三江学校 作者:王小军 浏览量:2139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学生卸下重担,教育回归本真。一直以来,宜宾市三江学校坚持教育初心与使命,稳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开展教育新需求、新供给、新生态的实践与探索。落实“五育并举”的育人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素养本位,通过“5+2”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的素质教育“大餐”,助推“双减”落地落实。 制度完善 安全保障 为把课后服务工作做好做实,三江学校根据市、区教体局工作部署,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制定了课后服务相关工作管理制度,相继出台了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安全应急预案、课后服务课程表等一系列措施,落实课后服务开展的三个保证:保证作业在校全部完成;保证所有学生安全;保证学生回家后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家务劳动,进行体育锻炼和自主学习。通过发放两书一表即:《告家长书》《课后服务协议书》《课后服务申请表》以及家长调查问卷等,告知家长服务形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详细内容,广泛征求家长意见,确保课后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社团为载 增值提效 “双减”政策落地后,课后作业的“减量增质”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学校每周安排了两天课后服务“特色社团”走团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结合教师特长,开设了13个社团活动项目,学生采取根据自己兴趣实施走团活动。 丰富的体育社团让学生掌握多种体育项目基本技能,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得到无穷的乐趣。阅读与演讲社团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获取新知,将书里的新知识补充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化为己用,阅读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书画、素描、手工装饰美术社团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更是让动手能力得到发展;音乐、舞蹈等艺术类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书法社团培养了学生爱好书法的兴趣,感受到了书法的艺术美,了解到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资源整合 育人担当 学校和安阜街道三江社区活动室毗邻,多数资源做到共享共用。泥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为了丰富社区文化工作,充实少年儿童课余生活,社区的非遗文化传习馆就是学校社团活动的泥塑社团活动地点。他们为学校提供了场地和原材料,学校提供师资,这样做到相互依托,学生、教师和社区人可以同时参加泥塑制作教学活动。 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且还让此项艺术在学校学生中得到传承。同时学校又毗邻宜宾学院,学院志愿者每周三课后服务都要到学校开展科学社团活动,学校在社团课外服务辅导教师上就充裕了很多。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实施课后服务以来,既解决了家长课业辅导难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进了家校共育,提高了教育服务能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责任编辑:李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