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店中心校:共读共悟 浸润书香

发布时间:2019-11-14来源:高店中心校 作者:牟小燕 罗嘉齐浏览量:3098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形成良好的书香氛围,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以读书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11月13日,翠屏区高店中心校在会议室举行了“在读书中体验快乐,在交流中提升自我”的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这次活动由教导主任田洪萍主持,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读书交流活动把触动心灵的精神食粮分享交流;不断学习充电,提升自己的素养;通过交流活动,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参与本次交流的共有12位教师,他们分别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和班级特殊学情,把自己的阅读体会阐释的淋漓尽致:有的如话家常,平易近人;有的激情澎湃,妙语连珠,深深触动了每一位与会者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此次分享活动涉及的范围广泛,感性认知、理性思考与教学实践几个方面均有体现。

感性认知,滋养心灵

牟小燕分享了托马斯-阿姆特郎先生的《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份教育的情怀,“有容乃大”的胸怀,有了这样的胸怀才可以做真教育。作为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得到了提高,要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要给每个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途径,要为每个学生设置可实现的目标,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刘华分享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其中的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发人深省。

周初学分享了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从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五个方面诠释了好老师的标准。

理性思考,丰富人生

罗嘉齐分享了读过的经典语录来阐释了如何正确认识自己、面对现实,需要永不言弃的尽力去做。其中“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给参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彭德容分享曾奇峰《幻想与现实》,其中的《指责后面的亲密》、《感谢女儿》、《先站稳再走路》的教育思想耐人寻味。

彭茂林分享了赞可夫的《和教师的谈话》,赞科夫说到教师需要很大的热情,没有热情就不可能会很好地去爱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带动学生的热情,用自己的爱去带动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体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

邓亚兰分享了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书中提到的“凡能赏识处,便能见真爱”道出了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

教学实践,真知灼见

周涛分享奥利弗.巴特沃斯《我的宠物是恐龙》,从吊人胃口、引发悬念与遐思的书名,到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再到耐人寻味的阅读思考,娓娓道来、滋养心灵。

胡凤丹分享雷夫·艾思奎斯的《成功无捷径》,怀揣着“终有一天,奇迹会降临到教室”的梦想和愿望,一如既往地坚守教室这块主阵地。

曹小燕《爱上语文》,诠释了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去引导学生投入朗读、教师怎样重视范读课文、怎样发挥情感多情多趣的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聂刚彬分享蒋军晶《这样的语文有意思》阐述了一位语文老师应该如何有意义地教孩子阅读、作文、读书,同时也能体会到蒋先生对“语文教学”研究之广泛,思考之深入, 感悟之透彻。

刘应平分享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从班主任自身的修养、学生培养目标、班级科学管理、特殊情况育人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班主任之道。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在共读共悟中浸润书香。

责任编辑:四川教育新闻网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