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荐书) 兴隆中学唐艺函
发布时间:2016-06-16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浏览量:1452
在两岁的时候,每次睡觉前妈妈都会拿着《安徒生童话》坐在床头,将我搂在怀里,一边拍着我的背一边为我讲述里面生动而梦幻的故事,那时候,记忆中唯一的书便是《安徒生童话》。 略大一点爸爸就给我买了注音版的《三字经》,每天清晨,阳台上总会传来我奶声奶气的声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那时候每背到“融四岁,能让梨”爸爸总要对我讲上好几遍“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教我谦让,那时候记忆中唯一的便是那《三字经》。 五岁的时候,上了小学一年级,《唐诗三百首》便是我每天的必读书物,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那时候,记忆中唯一的书便是《唐诗三百首》。 八岁的时候,看书早已不用拼音,便会端个小板凳踩在上面,伸着小手去拿书柜里姐姐的《红楼梦》。林黛玉从此住在我心,她对着流水吟出“冷月葬花魂”,花魂是谁?亦是她的比拟,那时候记忆中唯一的书便是《红楼梦》。 后来再大一点视野开阔了,开始看各种书中外名著小说。从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小仲马的《茶花女》,从《唐诗三百首》到《泰戈尔诗集》贯穿古今中外,视野也愈发开阔。 记得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有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饮一杯好酒,从喝一口到饮一杯,一直到饮完,如同有唇齿留香,并且越品越有味,一本好书,愈读愈有味,每读一遍每一次的感受亦不同。 我突然想到小学时,我看了我人生中第一本少女系列的书,叫《星愿大陆》,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才10岁,那时候唯一的想法便是如果真的存在幻术就好了,我那时甚至在幻想,如果存在幻术地球会是怎样?会不会是一个干净美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球?当然,那只是一个单纯的幻想。 等到11岁时,我再拿出来读时,那时候也许是长大了一点,开始懂了书本的一点故事,那便是亲情可贵,少女星瞳可以为了救自己的妈妈,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到星愿大陆成为祭司,获取月光石来救她母亲。 之后这本书几乎被我遗忘,因为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我每天喘不气,早已无心看课外书籍,一次偶然,我又一次翻看了这本书,那时候我的已有自己写一个故事的冲动了,于是开始一字一句的看作者写的内容,勾画好句、思考、构思、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那时,我才觉得自己的文笔,在此面前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还差十万八千里。 读一本好书,如交一个益友,品一杯好酒,有一个良师让人深受终身。 书,是百花园,将我带入梦一般的天堂;书,是翅膀,带着我遨游神奇的天空;书,是飞奔的马,载着我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自由飞翔;书,是生命之源,滋润着我那枯干的心灵。 书,是我良师,是我的益友。 推荐书目:《唐诗》,《红楼梦》,《青鸟》 推荐理由: 好书推荐一:《唐诗》 在灿烂的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唐诗一直与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驱并驱,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长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据康熙年间曹寅等人编纂的全唐诗记载,从公元618至公元907年近300年时间里总共有220余人创作了48900余首诗歌,其作者和作品数量是任何一个朝代和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超越的。 唐诗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文化之瑰宝,不仅仅是因为作者与作品数量众多,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段历史的记录,一部情感小说,已经能够代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启迪未来的百科全书。 品味唐诗,品味风格。从“初唐四杰”到“边塞诗派”到“田园诗派”。无论是初唐时期还是盛唐时期,诗歌创作领域出现大批优秀诗丛,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到了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在内容上占了主要地位,王维、孟浩然、岑参、王昌龄、李白、杜甫等人相继出现,并在田园隐逸、边塞建功、个人抱负等题材领域上造成出一首首经典绝唱。晚唐时期以白居易、韦应物、李商陷、杜牧等为代表的诗人更将唐诗创作推向巅峰,这一时期国忧和己忧更成为了诗人笔下的题材,并充满了具有唐代色彩的不屈与悲情。 王勃、骆宾王、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岑参、刘禹锡……一个个名字灿若晨星照耀千古,才气横溢的诗人,不拘一格的诗风影响今古。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乐府……平仄韵律中歌国家兴亡,咏百姓苦乐。鲁迅说:“一切好诗到唐诗已被做完”。唐诗的气势磅礴,唯美情怀是任何一种文体都无法超载的。 这里有:“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豪迈;“赵瑟初停风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统弦”的婉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的悲壮;“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狂喜……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唐诗营造出的意境在不同阅历和文化积淀的读者心中形成了不同“画”,让我们翻开这本历史与文化的经典,寻找属于你心的那幅画吧。 好书推荐二:《红楼梦》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征服的顶峰”,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还在于它非凡的艺术成就。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整本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庭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 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庭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她是骄傲的,即使为那个“似痴而狂”的花花公子偿还了一生的眼泪,她亦是骄傲的。同时,她是脆弱的,对着一地落花和那潺潺流水的沁芳闸吟出了“冷月葬花魂”的诗句,花魂是谁?自是黛玉自比,她似乎早已预见到自己的结局,如同那遍地落花,绝美却惨淡凋零。 贾府最后也从风光的地位一落千丈,家道中落的贾府也家破人亡。贾宝玉,一个本该锦衣玉食的公子最后也出了家,就好似一个朝庭由盛到衰的历史再现。 当然,原著也仅有八十回,后来的四十回也只是后人们根据曹雪芹的前八十回而编写的,人物心理及描写自然会有略微的偏差。 如果看红楼梦只从表层看,写的无非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实制暗含作者对封建社会里的奴婢制度、封建制度、科学制度的不满,里面也有大量的医学、文学、着装等的大量细致描写,足以见得作者的知识视野的开阔。 读《红楼梦》会让你学习到许多知识。 好书推荐三:《青鸟》 《青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梅特林克写的一篇话剧,写的是穷苦樵夫家的孩子蒂蒂尔和美蒂尔,在光神的指引下去寻找代表幸福的青鸟的故事,用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幸福的真谛。 读过它,我知道了,原来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正如光神最后所说的:“回去吧,亲爱的孩子们,幸福的青鸟就在那里,在那破旧的小茅屋里,在那温暖的炉火旁和爱你们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正是这样,幸福不需要大把大把的金钱,幸福不需要奢华舒适的生活,幸福只是你能做着你喜欢的事和你所爱的人快乐地在一起就是了。为什么要哀叹幸福的可望而不可及呢?这也就是《青鸟》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学会用乐观豁达的心去看整个世界去品味人生,那么你将永是是幸福的。 每次翻开这本书都有一种久违的温馨扑面而来,仿佛是陪蒂蒂尔、美蒂尔一起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里尽是童年天真的欢笑,单纯的愿望,像主人公一样,不管是在思念的故土见到自己深深怀念的爷爷奶奶,还是在未来的国度见到还未出生的孩子的灵魂,他们都用一颗童真而善良的心去对待,每每咀嚼着这些文字,都会想到我的童年那些单纯而调皮的往事都令我含着泪的微笑,如同生命沙滩上那些闪闪发亮的贝壳,不能忘记。也许我们在慢慢长大、变老,也许我们离那些灿烂的故事越来越远,但我们永远都不会忘,最初的最初,我们是如何在阳光尽情的笑脸上踩着舞步。 梅特林克曾说过,青鸟之所以是青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珍贵与美丽,它还代表了人类亘古不变的幸福和单纯,是的,不管如何,那里永载着的是幸福、是单纯,是那只美丽的青鸟。我由衷地珍爱着《青鸟》这本书,愿青鸟这只可爱的鸟儿,可以把快乐幸福带给所有人! 读《青鸟》你会感受到幸福的真谛! |
责任编辑:朱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