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荐书)西寺小学黄斌
发布时间:2016-06-14来源: 作者:浏览量:336
从小我就教育孩子,无论是智力发展还是德育方面的发展。经常告诉孩子智力和德育方面知识的重要性。在智力方面,从小教他识字,教他怎么去爱学习。记得在智力教育方面有一个印象很深刻的事:每次我带孩子回重庆老家,一般的孩子在车上坐一会就可能开始睡觉了,但他每次都精神特好。开始我也感觉好奇怪,就问孩子为什么不睡觉休息呢?没有想到孩子这样回答我。爸爸,你开车我要给你看路,我认识路牌,这样你就不会走错路啊,遇见不认识的字你也好教我认识。就这样,每次孩子在车上就不休息不睡觉,那个认真劲真是特别可爱。这只是智力教育中一个小小的插曲,也告诉我们孩子从小智力教育的重要性。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曾经谈到:人的性格弱点按照人类学的角度来说都是进化的后遗症,只有正视 这些性格弱点才能不被其所影响。这些性格弱点,例如贪吃、懒惰等就是欲望。完全没有欲望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如果真的能做到无欲,那也就必然成为我们所说的 圣人了。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无法成为圣人,但最起码也要能够在为人做事上要干出点成绩来,这样也不枉费这弥足珍贵的生命之旅啊。这时不求完全清心寡欲, 起码要适当的克制。尤其不能在不应该的时候做不应该的事情。在德育教育方面也有一个小小的故事: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发觉孩子不怎么喊妈妈,对妈妈比较冷淡。我感觉应该有什么地方不对,就问孩子,你怎么不招呼妈妈不叫妈妈?孩子是这样告诉我的,爸爸,不是我不想叫妈妈,而是我有次叫她她不理睬我,也不陪我玩。我听见后感觉自己这个做父亲的有点失职的感觉。不过我了解孩子的心理,因为他从小就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妈妈。性格有一些内向和自闭。知道原因后我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首先对别人好,把友好的一面给别人,在付出的时候首先不是想到要什么回报,而是无私的付出,事物都是相互性的,当你对别人好时,别人自然就可能对你好了。你的付出同时也是一种快乐!不要想到我怎么样别人就应该怎么样。而是先做好自己!就这样,虽然孩子在以后还是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但至少他的内心知道一个人应该怎么去做才是正确的,有的改变不是一时一刻的问题,但有德育这方面的教育后对孩子的思想会有很大的提高。 推荐书目:《雷锋全集》《道德的力量》《做人做事做学问》 推荐书籍1:《雷锋全集》 自从看了雷锋故事之后,他一直感动着我,雷锋是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人。他把为人民服务当着他的习惯,经常在生活工作中体现,他见到生活困难的人,就竭尽所能地帮助。雷锋做好事对他来说很平常。他去外地在火车上还一个劲地做好事。所以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佳话就是这样传开的。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学生,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应该像雷锋一样多做好事,养成帮助他人的好习惯。本书推荐理由之一。 雷锋好事一个工作认真,学习刻苦的人。党分配他到哪里,他就在哪里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完工作还会去帮助别人,晚上还要学习。工作之余,他就利用休息的时间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这就是一种态度。作为现在学生,很需要这样的认真学习态度,学习雷锋精神,努力利用一切时间好好学习,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中。充分利用好时间,更多地学习一些文化知识,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有一句话叫态度决定一切,说明了态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抓起,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本书推荐理由之二。 雷锋还虚心接受别人意见,认真对待别人给的批评意见。有一次他开着推土机把铁路撞坏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开推土机,当时教雷锋开推土机的师傅批评教育了雷锋。这是雷锋第一次开车出事,也是他第一次被批评。但他没有灰心,接受了师傅的批评教育,并利用空余时间把铁路修好。道德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融会在民族精神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比如敬业奉献的精神,当付诸于科技和智慧的时候,便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便可以创造出新的科学技术;比如诚实守信的精神,如果人人都诚实守信、每个企业都诚实守信,那么社会上便少了尔虞我诈,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将变得更加和谐。 骄傲自满是很容易犯的错误,特别是我们的少年儿童,他们正是成长发育的时候,还没有正确的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等观念。更应该向雷锋学习,学习他虚心向上的精神,学习他勇于改错的精神。及时纠正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所犯的错误,不会因为批评而自卑自暴自弃,而是更加的努力学习,有很强的集体观念意识,本书推荐理由之三。 推荐书籍2:《道德的力量》 《道德的力量》一书是以2007年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的道德模范人物的真实经历为依据而撰写。本书的结构和当时的颁奖晚会章节一致,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10位左右的道德模范。在通读全书过程中,一桩桩真实的感人事迹,使我多次落泪;除了感动,还有他们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都使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并鼓舞着我要不断向他们学习。 书中记录的道德英雄共有53位,其中既有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在科技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袁隆平,又有舍命救人的殷雪梅;既有乐善好施、扶贫助学的丛飞,又有一往情深、用人间至爱谱写爱亲乐章的罗映珍;既有在洪水中放弃自家8万元财物,奋力抢救32个生命的李明素,又有一诺千金、历经困苦,一笔一笔地偿还270多万元债务的武秀君。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但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风貌,不愧为时代的楷模、公民的榜样。在这些模范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 道德模范的事迹告诉我们,生活中离不开道德,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建设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上做一个好员工、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形成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融洽关系,为和谐社会增添新的光彩。 道德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融会在民族精神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比如敬业奉献的精神,当付诸于科技和智慧的时候,便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便可以创造出新的科学技术;比如诚实守信的精神,如果人人都诚实守信、每个企业都诚实守信,那么社会上便少了尔虞我诈,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将变得更加和谐。 社会主义道德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的价值理念,明确了人们道德行为的价值尺度和善恶标准。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然而,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我国社会中还存在不少影响人们幸福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既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但也更需要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力量。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坚持用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引领社会思潮,能够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妥善地解决社会变革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和社会问题。 读完《道德的力量》一书已有一周有余,那些生动的有血有肉的感人事迹,仍然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他们所代表的精神力量、他们所诠释的道德的涵义,我将铭记心中。当我看到那么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模范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促使我向他们学习,也是当代学生更应该学习的力量。生活离不开道德。 推荐书籍3:《做人做事做学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老先生有这样一个座右铭:“做人要知足, 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裘老这句话可谓朴实无华、却又发人深省。每每听到、想到,就都能从中悟出许多道理来。裘老曾经提过早年读《左传》时中的一句话:“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 次立言。”,他认为: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做医生的,是做学问的,但是做人是最起码的要求。因此裘老常常思索如何做人、做事和做 学问的道理。而在我看来,不仅是做医生的,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也应当从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三个角度来好好思度一下自己的作为。 最后一点,“做学问要不知足”。青年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是在做学问,医生探求新的治病救人的方法是在做学问,工程师研究解决新的生产问题也是在做学问。但凡有一定 成就的大家、学者对于学问都是永不知足的。大科学家笛卡尔就曾经说过:我努力的探索和学习,却只是越发地发现自己的无知。这一点上,国际数学大师,微分几 何之父陈省身给我们做出了表率。陈老九十多岁高龄,著作等身、成绩斐然,却依然能够不断求索,一边坐着轮椅给本科生上课,一边从事科学研究,在93高龄之 际还解决了一个世界数学难题。想想身边的那些所谓教授、博导,有几人能够有陈老这番境界。一旦获得教授职称,就满以为事业到达了顶峰,连实验室都少进了, 整天不过是调动管理自己的学生去做事。自己却满心得意,以为功德圆满了。殊不知,在做学问的路上是永远没有终点的。要知道,做学问最忌自满自足,须知天外 有天、人外有人,且也无捷径可走。浮躁浅薄,不学无术;好逸恶劳,浅尝辄止。东拼西凑弄几篇文章,便俨然以权威自居,到处招摇撞骗,试问其是否还知世间尚 有羞耻在。 裘法祖老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言论是其一生为人行事的真实写照,更是我们这些后生晚辈学习参考的光辉典范。人生纷乱,万绪千头,尽管你所遇到人林林总总,你做 面对的事形形色色,但都跳不出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三种情况。无论你是学生、医生、学者或者工人、农民、企业家,我想立德、立功、立言这三重问题都是需要 我们认真对待,仔细思考的。唯有想明白这三重问题,并切实的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做到知足、知不足和不知足,方能奏出无愧于我心的人生华章。 教育首先是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孩子们明白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的接班人。近年来的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给少年儿童的思想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群众对净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建设工作,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希望的工程。关系家庭切身利益,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长远的教育任务又是紧迫的现实任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国家教育的根本目的,小学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他们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社会法制观等观念的重要时期。所以推荐这些书目,让少年儿童从小思想得到更多的良好教育,以学校教师课堂教育为主,以这些关于思想教育的书籍为辅。主辅结合,让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在读这些课外的思想教育书籍中受到教。 |
责任编辑:刘翰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