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荐书)三星幼儿园苏莉

发布时间:2016-06-12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2597

DSC_0485_副本.jpg

推进学校书香建设师生阅读工作主要事迹:

  三维思考建设方向,让阅读落实日常

  走进三星幼儿园已经三年,在这里我遇见了一批热爱阅读的年轻人,午后、空堂你会看到老师们在蒲公英书社里尽情品味书香……周末,她们会相约去方所、城市之心、四川师大畅享阅读的快乐。我幸运于同样热爱阅读的我能遇见她们。

  2014年9月,在我的倡导下老师们踊跃报名,幼儿园成立了“蒲公英读书社”,书社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为核心思想,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并定期开展各类阅读活动。今年,新区全面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我细致的安排活动内容,以身作则,勇于创新使三星幼儿园的很快呈现出一片书香盈园的阅读气氛;并以饱满的热情和读书愿望引领教师、家长、幼儿深深的爱上了阅读。

一、面向教师提出“营造书香校园,提升专业素养,品味字里行间”的读书行动计划。

  1.阅读制度化,将阅读落实到日常。结合书香校园活动,组织教代会讨论形成了《三星幼儿园教师阅读制度》《幼儿诵读时间安排表》、《书香活动方案》等。明确要求了教师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如:幼儿园将每周一定为教师阅读日,每周四的中午一点到两点半定为电影赏析活动时间,教师每天阅读半小时以上,在这些时间里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要为教师阅读放行。

  2.以身作则,为自己提出严格的阅读要求。虽然日常工作和家务都很忙,我仍然从日常活动中挤时间,为自己提出了一天一小时,一月两本书的读书要求,本学期先后阅读了《做最出色的校长》《傅雷家书》《闫肃人生》《追随她的旅程》等书籍。我鼓励教师读两种书,一读专业书提高专业素养,二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品味它字里行间的美。在每周教师会结束时和教师们交流一周的阅读心得,将阅读到的好书及时的推荐给老师们。

  3.教会教师阅读,让阅读扎根教师内心。为了帮助一些不喜欢读书的老师喜欢上阅读,我采取了这样一些办法如:鼓励教师通过app听书,在听中找乐趣,再慢慢去阅读;共同寻找一本书里的最美段落,巧遇你的共读者;朗诵诗歌,发现语言的美丽字里行间的美;将一本本经过她甄选的书籍送到教师手里,鼓励她们读适合自己的书籍推荐好书。并通过蒲公英电台,诗朗诵比赛,美文摘抄,看美景说说话、电影赏析等激发了教师的阅读兴趣,丰富了教师的阅读活动。

二、面向幼儿提出“快乐阅读,个性发展”的行动计划。

  我认为建设书香校园,既是落实“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具体实践,也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重大战略;既是深化幼儿园办园理念“愉悦生活,终生发展”的具体举措,更是对育人目标“个性 愉悦 发展”的扎实推进。

  1.带领保教办通过对大量幼儿读物的收集、分析完成了《幼儿诵读手册》,制度化诵读要求,将幼儿诵读落实到日常;

  2.在幼儿和家长中推广开展易趣阅读课程,通过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熟练操作,将幼儿阅读常规化开展;

  3.面向全园教师,开展阅读赛课活动。

  4.开展幼儿小故事表演活动;开展幼儿自制图书活动等。

三、面向家长提出“氛围感染家长,行动鼓励家长,家园共阅读”的行动计划。

  1.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书香校园(星星阁书室,蒲公英书社,书香盈路)的环境建设;

  2.丰富活动内容,唱响家园共阅读:开展家长读书交流;全园开展十大书香家庭评比;全园开展家园童诗童谣创编活动,选出优秀作品纳入幼儿诵读课程;为了让家长了解如何指导孩子阅读,亲自向家长示范绘本阅读;向家长开始借书活动。

  喜欢这样一句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不食则饥,不读则愚”从我开始,热爱阅读,品味书之香,文之美。抱起一本书,慢读,不矫情,不假打。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品味它字里行间的美。在每周教师会结束时和教师们交流一周的阅读心得,将阅读到的好书及时的推荐给老师们。

  3.教会教师阅读,让阅读扎根教师内心。为了帮助一些不喜欢读书的老师喜欢上阅读,我采取了这样一些办法如:鼓励教师通过app听书,在听中找乐趣,再慢慢去阅读;共同寻找一本书里的最美段落,巧遇你的共读者;朗诵诗歌,发现语言的美丽字里行间的美;将一本本经过她甄选的书籍送到教师手里,鼓励她们读适合自己的书籍推荐好书。并通过蒲公英电台,诗朗诵比赛,美文摘抄,看美景说说话、电影赏析等激发了教师的阅读兴趣,丰富了教师的阅读活动。

二、面向幼儿提出“快乐阅读,个性发展”的行动计划。

  我认为建设书香校园,既是落实“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具体实践,也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重大战略;既是深化幼儿园办园理念“愉悦生活,终生发展”的具体举措,更是对育人目标“个性 愉悦 发展”的扎实推进。

  1.带领保教办通过对大量幼儿读物的收集、分析完成了《幼儿诵读手册》,制度化诵读要求,将幼儿诵读落实到日常;

  2.在幼儿和家长中推广开展易趣阅读课程,通过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熟练操作,将幼儿阅读常规化开展;

  3.面向全园教师,开展阅读赛课活动。

  4.开展幼儿小故事表演活动;开展幼儿自制图书活动等。

三、面向家长提出“氛围感染家长,行动鼓励家长,家园共阅读”的行动计划。

  1.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书香校园(星星阁书室,蒲公英书社,书香盈路)的环境建设;

  2.丰富活动内容,唱响家园共阅读:开展家长读书交流;全园开展十大书香家庭评比;全园开展家园童诗童谣创编活动,选出优秀作品纳入幼儿诵读课程;为了让家长了解如何指导孩子阅读,亲自向家长示范绘本阅读;向家长开始借书活动。

  喜欢这样一句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不食则饥,不读则愚”从我开始,热爱阅读,品味书之香,文之美。抱起一本书,慢读,不矫情,不假打。

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品味它字里行间的美。在每周教师会结束时和教师们交流一周的阅读心得,将阅读到的好书及时的推荐给老师们。

  3.教会教师阅读,让阅读扎根教师内心。为了帮助一些不喜欢读书的老师喜欢上阅读,我采取了这样一些办法如:鼓励教师通过app听书,在听中找乐趣,再慢慢去阅读;共同寻找一本书里的最美段落,巧遇你的共读者;朗诵诗歌,发现语言的美丽字里行间的美;将一本本经过她甄选的书籍送到教师手里,鼓励她们读适合自己的书籍推荐好书。并通过蒲公英电台,诗朗诵比赛,美文摘抄,看美景说说话、电影赏析等激发了教师的阅读兴趣,丰富了教师的阅读活动。

 

推荐目录:《做最出色的校长》、《窗边的小豆豆》、《傅雷家书》、《我爸爸》《我妈妈》

推荐理由:

  1:《做最出色的校长》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一个好学校必定有一个好校长。”这一观点深深的影响着我,努力让自己在工作中出色,引领幼儿园的进步与创新。

  本书内容简洁、凝练,贴近当前校长的管理实践;其文笔或风趣、或严谨,记录了30多位校长的教学经验、其中虽然没有幼儿园的园长,但是教育是相通的,管理是相通的,这里面全方位展示了每位出色的校长的教育理念及管理实践,他们的教学经验丰富、教育理念先进、管理实践成效显著,堪称为校长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这30多位校长中,让我最为崇敬的和最值得借鉴的是山东博兴二中校长王爱玲,她提出的“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师生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提出了“坚持文化立校,构建学习型校园;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精细管理;坚持教育创新,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强化质量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强化竞争意识”的办学思想,大力实施尊重教育,关爱教育,实施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效益,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锐意改革,在办学品质创新上下功夫。以创新求质量,靠创新谋飞跃,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学校发展之路。

  在这本书里多位校长都提到了精细化管理,在我园也是倡导精细化管理,并从制度入手,以提高各个岗位的责任执行力为途径践行精细化管理。在对这本书的深入研读中,我更加理解到所谓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精细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学校管理到位、取得成功的重要举措。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任务更具体,目标更明确,落实更有效。要求人人尽职,事事到位,处处深入,件件落实,责任细化,同心做事。

通读整本书会发现这些出色的校长都有着共同之处,他们都对对教育无比热爱;他们都有自己清晰的教育之路;他们都敢于创新;他们都为人和善谦卑。走近这些出色的校长,了解他们的办学理念,吸收精华,为我所用。

  2、《窗边的小豆豆》推荐这本书之前,先说说三星幼儿园开展全园教师阅读《窗边小豆豆》的过程。我于2015年暑假读到了这本书,甚是喜欢,开学后推荐给老师读,围绕这本书我园开展了三次读书交流活动。第一次,围绕书本的中心思想开展读书笔记交流活动;第二次,围绕故事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小林先生的做法分析;第三次,品味字里行间的美妙,每位老师朗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个人觉得这是非常不错的阅读交流方式,促使教师对这样的好书去深读,细读。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着名作家、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刻意的遮掩,作者用朴实的文风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老师——小林宗作校长,还有一个曾让普通学校的老师无比头疼的孩子——小豆豆。在我们普通老师眼里的特别孩子小豆豆幸运的遇到了小林校长,就是这样一个校长,一生致力于教育方法的研究,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巴学园还有许多特别的孩子,小林校长细心地呵护每一个孩子,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信心。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黑柳彻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被表扬、被接受的幸福的环境中。在她的孩提时代,她非常幸福地遇到了小林宗作老师,这位“头发稀疏,门牙已经脱落,脸色很好,身材虽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却很结实,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已经陈旧的黑色西装”的老头是巴学园的校长,在今天看来,他也是个极其伟大的教育家,他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就听小豆豆不停地讲一些她的故事,一听就是四个小时,还不停地鼓励她说“还有呢?”倾听孩子,这是种简单而又伟大的爱,但有多少老师能做到像他那样连续听孩子四个小时,又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没打一个哈欠呢?

  3、《傅雷家书》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他的夫人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他们有两个孩子,傅聪:世界级钢琴家。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选择读这本书的原由是因为想等双双大一些以后,让他们学习一门乐器,从家长的角度非常想了解钢琴家傅聪的成长历程,因此,选择了这本书。捧起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这本家书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值得每一个人,细细研读。

《傅雷家书》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儿子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儿子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有心的父母,你那颗不眠的爱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人生的加油站。

      4、《我爸爸》《我妈妈》推荐这两本绘本的原因是“爸爸、妈妈”是幼儿生活中最亲近的,最喜爱的角色,也是幼儿情感上最依赖的人。现在的孩子更多的是无限度的索取父母的爱,却不能在父母的爱中去体会他们的付出,不能体谅父母的辛劳,通过阅读这两本绘本,可以让孩子通过观察图片中爸爸、妈妈不同角色的变化,理解和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并能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试想,我们的生命从小开始就会感受爱、表达爱,那么他一定是一个仁慈和谐的生命。我自己曾经以这两本书为案例,多次为教师和家长开展阅读培训活动,每次家长和孩子们都能为书中的内容的热泪盈眶。建议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慢慢阅读这两本书。

《我爸爸》、《我妈妈》这本绘本是作者安东尼给妈妈的献礼,书里的爸爸、妈妈是体形富态、充满爱心、笑口常开的,书中借着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绘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爸爸、妈妈。书中运用对比的句子,形容爸爸、妈妈的各个方面,比如,说妈妈的歌声像天使,吼叫起来又像狮子;爸爸是个大力士;或者说妈妈像猫咪一样温柔,又像狮子一样凶猛。此外,作者还使用比喻手法,说妈妈美丽得像蝴蝶,柔软得像沙发。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爸爸、妈妈都是最好的、最爱自己的,加上作者极具想象力的形容,内容本身就很吸引孩子。

 

责任编辑:陈海燕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