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石永镇中心小学镇小学开展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6来源:邻水县石永镇中心小学镇小学 作者:通讯员 谭彗 刘定军浏览量:2183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学理念更新和技能提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资源共享与创新。11月5日,邻水县石永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开课—“小侦探”破案记,本次公开课由龚其愉老师执教的数学课《认识立体图形》。

图片17.png

课堂上,龚其愉老师别出心裁地创设了“侦探破案”的教学情境。学生们化身小侦探,他们的任务是通过调查“案发现场”留下的关键“物证”——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模型,来找出“盗窃”面包的“嫌疑人”。

破案过程即是探索新知的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小侦探们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环节,对“物证”展开了细致研究:

·“摸一摸”:孩子们用小手仔细感知每一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直观感受长方体、正方体的“平平的面”与球的“圆圆滚滚”有何不同。

·“说一说”:他们大胆发言,用稚嫩而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长方体有六个面,有的面是长方形!”“球可以到处滚!”在交流中,图形的特征被逐渐明晰。

·“比一比”:小侦探们对比不同图形,发现了正方体的所有面都一样大,而圆柱的两头是圆形等关键特征。

·“推一推”:最激动人心的环节莫过于实践验证。孩子们通过滚动图形,亲眼见证了球体可以朝各个方向快速滚动,而圆柱体只能沿一个方向前进,长方体则“稳如泰山”。在欢声笑语中,他们深刻地理解了立体图形在稳定性与滚动性上的核心区别。

整堂课,故事情景贯穿始终,学生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探究者。他们动手操作、踊跃表达、合作推理,在扮演侦探的沉浸式体验中,轻松掌握了四种立体图形的核心特征,圆满完成了“破案”任务,现场学习氛围热烈而愉快。

图片18.png

课后,听课教师在小会议室对本堂课展开了讨论。首先由龚老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随后,听课教师们各抒己见,他们纷纷表示:“这堂课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此次公开课是石永小学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实效的一次成功探索。它将枯燥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有趣的侦探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学中悟”,为石永小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讯员 谭彗 刘定军

责任编辑:归档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