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石永镇中心小学浪浪山“分饼”趣探分数——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5-10-22来源:邻水县石永镇中心小学 作者:通讯员 张菊 刘定军浏览量:2525

为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帮助教师精准把握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的重难点,10月22日,石永小学三年级数学组开展了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主题的公开课活动。本次课程由胡林老师主讲,以学生喜爱的“浪浪山小妖怪”IP为切入点,将趣味情境与数学知识深度融合,空堂教师参与听课与研讨。

课堂导入环节,胡林老师牢牢抓住学生兴趣点,用动画短片开启课堂:“浪浪山的小妖怪们过中秋,蛤蟆精准备了1块桂花糕、猪八戒准备了1个月饼,要平均分,每一份代表多少?”。熟悉的动画角色瞬间点燃课堂氛围,学生们快速算出答案后,老师话锋一转,抛出核心问题:“如果只剩1个最大的月饼,要平均分给2只小妖怪,每只小妖怪能分到完整的1个吗”。借助学生“分不到完整1个”的回答,顺势引出“分数”这一全新概念,让数学知识在趣味情境中自然生长。

在新知探究环节,胡老师紧扣“初步认识”的教学定位,串联起一系列直观且有趣的教学活动。1.借助任务单上的小练习,深刻理解“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前提;2.小组任务,依托“纸片折纸”任务,让学生用长方形纸片模拟“平均分”,通过“折一折、说一说”,明确“把1张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让学生对比不同折法下的“二分之一”,发现“形状不同但大小相等”,深化对分数本质的认知;3.视频“生活中的平均分”,再次强化“平均分”这一关键前提,帮助学生筑牢概念基础。

课堂上,胡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情境参与中收获知识,在表达分享中获得成就感。课堂互动中,胡老师从课内迁移到课外,鼓励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要做一个善于发现的人。

课后研讨环节,听课教师围绕本节课展开热烈交流。大家高度评价“浪浪山”情境的设计,认为其精准抓住了三年级学生的兴趣点,将抽象的分数概念与学生熟悉的动画场景结合,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同时,老师们也从“情境与知识的衔接节奏”“跳出单个知识点,串联单元知识”等细节提出优化建议,为后续低年级数学情境教学提供了宝贵思路。

此次公开课不仅为授课教师搭建了展示与成长的平台,更让全体数学教师深刻认识到“趣味情境赋能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为提升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注入了新动力。(通讯员 张菊 刘定军)

责任编辑:归档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