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思源小学校数学名师工作室作业设计竞赛暨“1+N“联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1-12-01来源:广安区思源小学 作者:通讯员 麻莉浏览量:3776

沐冬日暖阳,品教研芬芳。为进一步贯彻中、省、市关于“双减”政策的有关精神,让“双减”落地见效,思源小学全体教师聚焦作业设计精心探索。在半个学期的努力实践中,老师们摒弃了传统的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创新设计出科学化、高效化的作业,让学生的作业少而精,符合我校的校情,班上的学情,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11月30日下午,在学校数学名师工作室的带领下,我校举办了“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展评活动。名师工作室特别邀请了“1+N”联合教研兄弟学校的老师们担任评委,对参赛的各年级选手进行公平公正的评比。

一年级组展示的是《分一分 认识图形》的单元作业。针对一年级学生形象化的认知特征,让图形的认识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立体图形的认识,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再通过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的分类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为了让作业设计具有延展性,一年级组的老师们还精心设计了回家整理物品的作业,让数学走向生活、走向劳动教育。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组呈现的作业内容,年级组老师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认识,再通过角的大小特征来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其作业设计着重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动一动、比一比中就掌握了角的知识。

三年级组《周长》的单元作业设计关注学生的数学概念形成,画一画、围一围的实践性作业设计更好的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特色的分层作业与拓展作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体会到跳一跳就能有所收获的快乐。

四年级组《不确定现象》单元作业设计则从学生生活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将数学紧紧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本单元作业设计是数学生活化,是生活中的数学升华。

《三角形的面积》的单元作业设计来自于五年级组,设计着力于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与计算。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手、口、脑并用,学生的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中,空间观念也就进一步加强。

六年级组《圆》的单元作业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圆周长、面积的计算,更注重学生探索的过程。作业设计中充分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规律,其中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更能理解圆周长、面积的算理,拓展性作业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开发,在作业中巩固、探索与发展。

展评后,参赛代表程兴兰校长对参加本次活动发表感言,她说,这次的作业设计展评活动让自身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明确了“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方向,受益匪浅。

各兄弟学校的参会代表们也纷纷作了交流发言。消河小学数学教研组组长伍忠琼老师称赞本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肯定了这次作业展评活动给各兄弟学校指明了探究的方向,让他们在参赛老师的作业设计中不仅看到了“双减”政策的落实,更看到了德育劳育与美育的完美融合,正在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评比后,唐红军书记对本次活动参赛老师进行颁奖,鼓励全体数学老师继续深耕教学,在一次次专注投入的探索中收获双减作业的成效,有力推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活动最后,于国江主任做总结发言:本次活动真正落实了“双减”政策,各年级组科学设计作业,控制学生作业时间,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这展现的是团队的合作精神,体现的是集体的智慧结晶,希望今后我们全体教师不断创新,不断进步,让每个学生在思小的沃土上快乐成长。(通讯员 麻莉)

责任编辑:归档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