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师源外国语小学开展第二届“启源杯”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赛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28来源:宣汉县师源外国语小学 作者:通讯员 徐一源浏览量:2379

为深化心理健康育人内涵,搭建心育经验互鉴平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精准化、常态化发展,11月27日,宣汉县师源外国语小学第二届“启源杯”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赛课活动在学校阳光服务中心团辅室温情启幕。学校分管领导、全体班主任辅导员及艺体教研组长齐聚一堂,共赴这场以心育心、以情润情的教育盛宴,见证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沃土中的生动实践。

学段精准施教,绘就成长“心”图景

图片54.png

本次赛课聚焦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与核心需求,6节主题班会课如同6座精心搭建的“心育驿站”,将趣味性互动、沉浸式体验与实用性方法深度融合,让每个学段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答案”。

一年级・播撒情绪种子:伍倩倩老师执教《我有好心情》,以朗朗上口的情绪儿歌开篇,串联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共读与“开心小剧场”角色扮演,用童趣化语言拆解“快乐”“难过”等基础情绪,为刚入校园的孩童心灵世界播撒下第一缕积极情绪的暖阳,筑牢心理健康的“第一块基石”。

伍倩倩老师周娅老师

二年级・掌控情绪密码:周娅老师的《我的情绪我做主》课堂上,“情绪卡片分类”“情景模拟小剧场”等活动次第展开。学生在亲手摆放“喜、怒、哀、乐”卡片的过程中认知情绪,在“遇到委屈怎么办”的模拟情境中习得“深呼吸”“找朋友倾诉”等调节方法,真正实现“让情绪为我所用,不被情绪左右”。

图片55.png

三年级・传递快乐能量:李胜林老师以《寻味快乐,传递快乐》为主题,将“品味甜糖果”的味觉体验与“抽取快乐盲盒”的分享环节相结合。学生在描述“糖果甜”的过程中发现“帮助同学”“课间游戏”等日常小美好,再以“快乐明信片”的形式将这份愉悦传递给同伴,让快乐在课堂中形成“正向循环”。

李胜林老师王霞老师

四年级・破解粗心困局:王霞老师针对学生常见的“马虎”问题,带来《告别小马虎,拥抱自信的我》。课堂上,“粗心案例情景剧”引发共鸣,“自我反思清单”引导学生梳理“忘带文具”“计算出错”等问题根源,再通过“细心小达人”经验分享,总结出“错题本记录”“做事分步骤”等实用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重拾成长自信。

五年级・修补友谊裂缝:黄雅芸老师的《当冲突来临时——修补友谊的裂缝》,以学生真实经历的“同桌吵架”场景为切入点。通过“冲突角色扮演”让学生换位思考,用“我句式沟通法”(“我感到难过,因为……”)练习温和表达,再以“友谊修补卡”写下道歉或谅解的话语,教会学生用包容与智慧守护同伴情谊。

图片56.png

六年级・驱散成长迷雾:罗仕福老师聚焦高年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与成长迷茫,执教《破网不惑向阳生长》。课堂上,“压力气球”书写烦恼、“成长树洞”分享困惑、“向阳宣言”立志前行,一系列层层递进的活动,帮助学生正视压力、拆解焦虑,如同为迷茫的青春点亮一盏“心灵灯塔”,指引他们以积极姿态奔赴成长。

黄雅芸老师罗仕福老师

研思共促提升,锚定心育“新方向”

课堂展示落幕,一场围绕“心育实效”的深度研讨随即展开。老师们以“专业心育者”的视角,围绕“主题是否契合学段心理痛点”“活动是否实现‘体验—感悟—迁移’”“引导是否做到‘温和不说教’”“目标是否落地‘知行合一’”四大核心维度,各抒己见、坦诚交流。

思想的碰撞激荡出心育智慧的火花,最终形成共识: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需始终坚持“学生立场”,以“小切口”解决“真问题”,让课堂既有“温度”的情感滋养,又有“深度”的方法赋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加油站”。

深耕心育沃土,书写育人“欣篇章”

学校分管副校长丁爱民在总结中,对本次赛课活动的“专业性”与“实践性”给予高度评价。她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主题班会则是连接“心育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关键纽带,更是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主阵地”。

图片57.png

“心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以‘久久为功’的耐心,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丁爱民鼓励全体教师,既要持续提升自身心育专业素养,学会用“倾听”“理解”“接纳”走进学生心灵;也要不断创新心育形式,让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走向“校园生活”,从“阶段性活动”变为“常态化守护”,为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成长撑起“守护伞”,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在阳光滋养下自信绽放出独特的光彩。(通讯员 徐一源)

责任编辑:归档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