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罗江八一希望学校语数教师赴蓉培训
发布时间:2019-10-29来源:通川区罗江八一希望学校 作者:通讯员 王丹 周琦 侯霞浏览量:3004
近日,成都国基教育培训中心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举办了“第十四届‘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秋’”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研讨会,通川区罗江八一希望学校先后派出两批语数青年教师前往观摩学习。 本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主要关注“语言实践”,从不同课型:阅读课、口语交际课、古诗吟诵课、群文阅读等给我们带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课堂新样态。 在口语交际课上,戴建荣老师创设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生动、幽默的上课风格,让二年级的孩子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不同语气带来的不同的交流效果,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和礼仪。管建刚老师说考试是一门技术活儿,作文要想取得高分一定要掌握好四个提分点:第一叫文采,第二叫意义,第三叫生动,第四叫具体,教师要不断总结争取找到四两拔千斤的窍门。童诗是儿童感情上的营养品,年轻、漂亮、温婉的朱萍老师带着我们一起体验了一堂精彩的儿童诗《明天要远足》,孩子们课堂上精彩的回答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李妍妍老师大胆创新将音乐完美融入诗歌吟诵,课堂中,她的古诗吟诵,吟出眼中所见,吟出心中所感,妙不可言。 本次数学研讨会上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从数学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向大家呈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路径和方法。从发展学生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睛看”;从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想”;从发展学生数学建模思想和数据分析的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说”。 吴正宪老师分享了儿童教育的真谛: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想问题、做事情,要尊重每一位儿童的人格,有教无类是大爱;要尊重每一位儿童的个性,因材施教是智慧。刘德武老师提倡让教育慢下来。中国工匠精神讲究慢工出细活,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需要慢下来,整体教育也应适当的慢一慢,“行成于思毁于随”,教育行为不需要盲从,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顾志能老师强调教师要科学地分析学情,把握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真实想法,要巧妙地利用学情,以击中学生心坎的话题、材料、形式等切入教学,展开教学。游利瑛老师告诉我们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生活皆教材,世界皆素材。教师应当要知晓天地间万事万物流动变化的常理,要在有意无意之间,以一种崇高的人格风范来影响自己的学生。要有国际视野、放远未来,让课堂充满灵性,焕发生命光彩…… 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是该校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培训,能进一步发挥外出学习教师的引领作用,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回校后,大家纷纷表示:本次培训通过观摩大师的优质课、听讲座报告,对新课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有了新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比照先进,博采众长,将会把学习到的经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结合学校实际,做好返校后的二度培训和交流报告,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实现学校新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据悉,通川区罗江八一希望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每年都会分批选派教师赴成都、重庆、北京等地参加专业研修培训,今年已先后派出了30余人次参加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和主持朗诵等专业培训,外出学习的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回学校进行二度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整体专业素养,有效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讯员 王丹 周琦 侯霞) |
责任编辑:归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