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 多措并举 四川工商学院推动就业服务革新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11-26来源:四川工商学院 作者:王俊 通讯员 司雯元 郭斌浏览量:3641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错综复杂,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用工方式的不断涌现,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但同时也是就业工作发展的一个机遇。四川工商学院作为四川省“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为响应国家“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政策与号召,该校坚持以服务为导向,立足新形势,满足新要求,构建“三全”服务体系,推行“321”教赛一体模式,打造“就业+互联网”云平台,提升“三心”招聘服务,依托“四结合”精准调研,推动“四聚焦”双百帮扶,实施校院两级“上下联动”数据核查,努力开创就业服务工作转型改革新局面。

构建“三全”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就业工作

为响应国家就业政策,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统筹部署,将就业工作提升到政治高度,确定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为“一把手”工程,并建立责任追究制,明确校院两级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具体责任。具体包括:确定就业工作责任主体为二级学院,由上到下,层层压实责任,即学校“一把手”——分管就业工作校领导——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学院“一把手”——学院分管领导——辅导员,就业工作分工与职责具体到人,确保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一)校院联动,构建全员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建立校院两级联动工作机制,制定《年度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对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实施路径、工作措施等作出具体说明,构建“全员做就业”的服务格局。同时结合不断更迭的就业形势,不断优化就业工作相关规章与具体操作流程,完善全员就业服务体系。

(二)强化指导,全方位提升业务服务水平

为确保学校就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就业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学校根据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手册》,同时定期组织举办就业业务知识培训会,在就业数据统计报送、就业日常服务与管理、毕业生日常事务办理、就业信息录入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全方位提升业务水平,提高过程服务质量,进而提升服务效率。

(三)“以考促行”,形成全过程就业考核体系

建立考核体系,形成竞争机制,促进就业工作不断“自我革命”,以提升就业工作水平。学校建立健全就业工作考核制度,实时修订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全年就业工作要点与实施过程细则。针对该方案执行落实的实际情况,制定《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就业工作全过程,并对工作成效进行表彰,以促进全员发力,不断提升就业工作成效。

就业创业教育“321”教赛一体模式,实现精准导航

教学与实践是保证学习效果的两架马车,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指向性,为深化课程实践性与应用型,经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与课程探索,逐步形成一条“321”的教赛一体模式,坚持以3门课程,配套2个服务月赛事活动,贯穿1条学习生活主线。

开设3门通识类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创业基础》纳入必修体系并给予学分认定。政治辅导员老师作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师资主体,不仅有助于了解行业动态及市场需求,还不断提升指导学生就业的业务水平。

配套2个服务月活动,“职业规划服务月”和“就业服务月”,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理念,实现“赛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每学年第一学期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月活动,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对话沙龙、职业生涯团体辅导为主线,配套相关职业规划讲座,同时为学生提供个案咨询,精准引导,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引导学生聚焦目标,合理规划求学、求职之路。第二学期举办就业服务月活动,包含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招聘大赛、行业讲座、求职面试专题讲座等,增强学生的职场应变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求职面试技巧,提前为学生进入职场做好铺垫,为应聘实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贯穿1条学习生活主线,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推进就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因专而论,因专而授”,其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提升学生就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

搭建就业云平台,推进“就业+互联网”

随着信息化和智慧化的不断革新,对现今就业服务平台的架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急需高质量、实时的就业服务云平台。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结合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建立学校就业工作服务云平台——“四川工商学院掌上就业”微信云平台,毕业生关注绑定此平台,掌上精准获取招聘信息、通知公告、服务政策,实现资料下载、疑问解答、问卷调研、个体咨询服务、事项预约办理、职业生涯测评、就业数据反馈等一站式互通。云平台为学校与毕业生、企业建立了扁平化管理模式,信息传递过程中减少了传统模式的多层传达环节,切实做到让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路。

“三心”服务,提升校园招聘质量

校园招聘是学生求职的主渠道之一,学校以“细心”服务学生,“贴心”沟通企业,专业与就业对口“对心”这三方面作为就业服务着力点,减少学生外出求职成本,提升企业招聘成效,实现校企双赢,为更多优质企业进驻校园招聘会奠定基础。

(一)“细心”服务学生。校园招聘会上,党员师生发挥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招聘现场设立党员咨询服务点,现场为同学们提供求职面试辅导、心理疏导、简历打造等,以“细心”服务助力学生求职必胜。

(二)“贴心”沟通企业。学校对参会企业采用“一对一”式贴身跟踪服务,服务“贴心”。校园各类招聘活动,为每家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志愿服务,志愿者们会前电话对接知需求、短信告知显温馨,与会现场做指引、会后回访问成效,服务企业全过程。

(三)专业与就业对口“对心”。学校遴选就业岗位,最大程度达到专业对口就业,服务“对心”。“一摸、二选”,摸底调查学生知需求,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求职调查分析,摸清未就业学生人数以及岗位需求,制定双选会企业与岗位的需求方案,对来校招聘企业进行定向邀请、定向遴选。

“四结合”精准调研

(一)结合求职意向调研,精准对接用人单位。毕业生实习就业前夕,通过就业微信云平台做求职意向需求调查,调研覆盖全校95%以上毕业生。根据数据反馈(职业规划、单位性质、岗位对口度、薪资福利、工作地域等)分析毕业生需求,编制毕业生需求统计表,有针对性邀请企业来校选拔人才,提高岗位匹配度,增进双选成功率。

(二)结合未就业调研,精准推送招聘岗位。掌握未就业毕业生情况,通过微信问卷调查数据采集与二级学院就业数据统计相结合,分析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总结未就业原因及就业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与岗位信息推送。

(三)结合就业质量调研,精准掌握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有助于为学校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数据参考,进而促进学科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学校联合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展调研,编写并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掌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就业类型、发展趋势等情况。

(四)结合母校满意度调研,精准反馈改革方向。全面摸底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等服务评价情况,开展毕业生母校满意度调研,调研内容涉及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硬件设施、食堂宿舍、教职工服务等方面。数据采集通过面对面访谈、电话访问、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汇总分析数据形成母校满意度报告。从毕业“出口”回头看学生对母校各项工作满意度情况,倒逼学校各部门服务不断改革创新,更好的服务师生。

“四聚焦”双百帮扶

切实做好特殊群体的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守初心兜底线防风险的重要内容,工作中以“四个重点”推动“四个聚焦”,贯彻“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重点落实”原则,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聚焦少数民族毕业生、聚焦残疾毕业生和残疾人家庭毕业生、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毕业生,确保他们每个人都实现充分与稳定就业。帮扶过程中,毕业班辅导员对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状态全程追踪;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研室老师针对性分类指导,实现“一对一”帮扶,做到“一生一策”;招生就业处做好企业推荐,实现岗位精准推送。三位一体帮扶全覆盖,实现特殊群体毕业生“百分百帮扶、百分百就业”的“双百”目标。

“上下联动”校院两级数据核查

为确保毕业生就业数据真实性,关注毕业生就业动向,深入分析研判学生就业形势,让数据反哺教学,推进办学质量提升。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核查工作形成校院两级上下联动机制,严格执行和落实教育部就业签约、统计“四不准”规定,规范就业工作纪律,核查过程中,立查立改,查改结合。招生就业处督查督办,对全校就业数据进行全覆盖核查,各二级学院对本学院就业数据自查自纠。核查、自查分为两阶段,毕业前定期核查、自查,实现动态追踪,过程服务;毕业后,分阶段核查、自查,“查帮”结合,跟踪服务未就业或待就业毕业生,继续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与岗位信息推送,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就业服务,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四川工商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随社会就业形势发展的步伐,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前行,形成一条行而有效,行而有力的就业服务之路,持续推进就业服务工作成效,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建设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不懈奋斗。四川工商学院

责任编辑:曾瑶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