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职高:心墙高筑化春雨,家校同频育未来

发布时间:2025-04-03来源:成都市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作者:张红 通讯员 刘铖浏览量:2243

2025年3月28日,春意盎然的校园里,成都市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校迎来了一场温暖而深刻的家校共育活动。学校以“亲子关系大于亲子教育”为主题,特邀成都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商雪梅副教授,为家长带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心灵对话。

活动伊始,学校心理中心主任王蓉琴以政策为锚点,剖析家庭教育从“家事”到“国事”的重大转变。她抛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当孩子的房门与心门同时紧闭,该如何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这一疑问不仅生动映射了亲子关系的现实困境,更引发了家长的深度思考,也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奠定了基础。“关系先于教育,联结优于指导”,这句教育箴言成为贯穿全场的灵魂注脚。

图片1.png

在商雪梅老师的引导下,家长们通过分组讨论提炼出对孩子的核心期待。“健康”“正直”“做自己”等高频词浮现,映射出当代家庭对孩子身心健康与真实自我的深切关注。商老师也分享了她的教育理念,即“身心健康”“做真实的自己”“热爱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这些观点引发了在场家长的共鸣。

商老师运用心理投射卡牌,引导家长们将抽象的亲子关系与具象的卡牌意象建立联结,深入思考。在热烈的讨论中,家长们逐渐清晰了亲子关系的现状。商老师邀请家长回忆最近与孩子的冲突场景。家长积极分享后,商老师运用空椅子技术和替身技术,与一位家长模拟冲突场景。在三次角色转换中,从厉声争吵到温和诉说,家长们意识到不同的沟通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结果。他们逐渐明白,教育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冲突中应先安抚情绪,再解决问题。

图片3.png

为强化实操性,商老师传授了三个应对冲突场景的具体技巧:撤离现场的物理隔离法、调节呼吸的“468训练法”(吸气4秒-屏息6秒-呼气8秒),以及“事实+感受+意图”的表达模型。活动尾声,王蓉琴主任进行了总结,呼吁家长放下自责,通过共同学习与成长,与孩子建立更和谐的关系。

图片4.png

活动结束后,商老师与学校心理中心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答疑,围绕活动内容展开专业交流,为未来的家校共育工作提供了更多指导方向。

图片5.png

“会爱才是爱,不会爱就是伤害。”商雪梅老师的这一理念,引发了家长们深刻的共鸣与反思。一位家长感慨道:“到今天我才明白我错得多离谱。”每一位家长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可能缺少合适的方法。家长的自我反思与学校的科学指导双向赋能,正是家校协同的重要体现。大邑职高心理中心始终相信,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未来,中心将继续坚持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用爱与智慧助力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张红 通讯员 刘铖)

责任编辑:毛逸舟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