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暑假,南充市高坪区溪头乡支教夏令营、黄溪小学暑期支教、仪陇县柴井小学支教……外地高校学子、南充高校学生都将支教的视角和爱心倾注到南充山区。嘉陵区桥龙乡二龙山顶上,也迎来了一群支教的“小老师”,为这所办学28年的“夫妻小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理念。
二龙山夫妻村小缺老师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桥龙乡有一座二龙山,山顶上有一座简陋的“夫妻学校”,李科学和妻子郭虹在这里坚守了28年。这是一所民办小学,没有人发工资,微薄的补贴对于学校老师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建校初,学校里的桌椅、板凳、黑板都是乡上的木工师傅做的。多年来,支撑这所学校的就是两间残破的土坯房教室、简陋的教具、一张用木架支撑起来的黑板……
2013年,在爱心人士的捐助下,修好了校舍。但由于二龙山村地远路偏,经济状况十分落后,曾经到这里教学的老师,后来都悄然离去了,导致学校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坚守在这里的两位夫妻教师,李科学教数学、体育、思想品德,爱人郭虹教授语文、音乐、美术。不同年级之间,夫妻两人只能轮流上课。
设立爱心小屋募捐衣物、志愿者关注留守儿童……这里,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也成为支教活动的重点“帮扶对象”。南充驻市的川北医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的支教队伍都到过这里。这个暑假,电子科技大学紫馨支教队的支教老师们,也陪着孩子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周。

95后支教队“暑假有约”
7月初,二龙山顶上迎来了一批新老师,这群以95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用实际行动和知识,为二龙山这所村小的孩子们带来了别样的暑假,他们就是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紫馨支教队的15名大学生们。
“去年我们支教队就来过二龙山支教,当时的支教队员们回校后对二龙山的孩子们念念不忘,希望能为他们做更多的努力。所以今年的支教活动很早就开始了。”据支教队的队长胡雪菲介绍,出发前,支教队就在成都市区街头发起了募捐,还通过在网上申请基金、在众筹网筹款等方式,为二龙山小学筹集了1万多资金和电脑、打印机等物品。
7月7日,支教队来到二龙山。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教学外,他们还给孩子们上了历史、地理、音乐、舞蹈、手工课。“孩子们虽然身处大山,但求知欲非常强。对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和内容,都会很积极地参与,遇到不懂的就会一直围着支教的老师问。”据胡雪菲介绍,明年,他们还会再到二龙山小学,赴一年一度的暑期之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