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商学院:不忘初心 同党和人民一起书写脱贫攻坚世纪答卷
发布时间:2019-07-05来源:四川工商学院 作者:通讯员 刘永 九思 博楠浏览量:324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脱贫攻坚战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 2017年12月,四川省教育厅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订了四川省高校对口扶贫方案。四川工商学院在方案中对口扶贫凉山州盐源县棉桠乡。 四川工商学院的党员师生,在近两年时间里,参与到扶贫攻坚这项光荣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当中。他们积极响应号召,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向大凉山,书写盐源县精准扶贫的答卷。 ●全校动员 精心组织 四百工程 指导全局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党委副书记夏明忠为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设置学校扶贫办,配备4名专兼职人员,统筹协调扶贫工作。实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 校长夏明忠在扶贫工作伊始,经过多次会议研究,结合学校与地方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以科教扶贫为主线的对口帮扶“四百工程”计划,指导扶贫攻坚全局工作。 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夏明忠,党委书记胡增军,党委副书记杨夫子组织召开四川工商学院第一次对口扶贫工作会 学校与盐源县人民政府举行精准扶贫工作签约仪式,标志着学校“四百工程”帮扶工作正式在彝区开启 01选派百名师生下乡帮扶 一年来,学校在盐源县开展支教支农、遵纪守法、禁毒防艾、一村一幼、优生优育等宣传及“三下乡”活动共50余场次,引导彝族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助力文化教育扶贫,观念志气脱贫,用知识和劳动甩掉贫困帽。 开展禁毒防艾法制宣传 学校在棉桠乡塘泥湾村建立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组织社会工作、电子商务等专业师生120余人,7次深入盐源县开展专业实践,引导学生关爱社会,直接投身彝区扶贫攻坚。 经管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考察盐源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电商支农宣传点 音乐舞蹈学院学生赴当地小学演出 全年,学校领导赴盐源县参加扶贫工作9人次,共组织250余名师生深入盐源。 02培训百名地方科教骨干 学校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专题培训与提升能力相结合等方式,开展管理能力、教育水平、技术技能、农村电商等方面的培训。2018年,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人数达216人。 棉桠乡基层干部来到四川工商学院参加能力提升班 夏明忠校长为盐源县现代农业园区实用技术培训举办专题讲座 人文学院赵雪老师为当地小学教师做心理健康讲座 03开展百个贫困学生“结对子”帮学 组织校领导、中层干部和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职工115名,以思想引导、心理咨询、学业辅导和关爱活动为重点,与盐源县118名中小学贫困学生“结对子”帮学,捐赠物资10多万元。对盐源籍在校学生,实施精准帮扶,资助经费15余万元。 学校出台“结对子”对口帮扶文件 校领导走进一对一结对帮扶家庭赠送物资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晓舟看望结对帮扶农户 学校党委委员、校办主任米本胜看望结对帮扶农户 04帮助地方取得百万社会经济效益 学校盐源县农业资源优势,推广作物新品种和种、养、加技术,取得120余万元社会经济效益。 培育“一村一品”产业,为棉桠乡开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作广告、标语,营造脱贫光荣的文化氛围;选派10余名专家教授赴棉桠乡,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等开展专题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引进新媒体、果蔬电商企业走进盐源 组织动员全校师生,以购代捐。 ●专职干部驻村扶贫 科教生产两手抓的程波老师 四川工商学院,有这么一名老师,他是学校图书馆信息与流通部的主任,也是信息检索课程的讲师,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他的名字叫程波,近两年,学校里很少看见他的身影。 2017年底,程波老师接受学校委托,扎根盐源县棉桠乡塘泥湾村,成为了一名驻村干部。 近两年的时间里,程老师在当地开展有关教育、农业生产、户籍管理、信息申报等一系列具体而实在的扶贫工作。 驻村一年来,程老师走访农户600余次,解决学生入学22人,维护水窖78口,修建房屋36间,撰写各类简报、报告52篇。 在全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当中,深入农户了解孩子上学情况,走访全村8-16岁学生共计386人,0-7岁152人,劝返学生9人参加“编班入学”“补偿教育”“原班就读”。 向村民讲解政府惠民惠农政策,登记低保、五保、残疾、特殊困难人群的信息,上报乡党委政府,争取补助金。 开展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协助寻找水源、机井开采泉水,协助修建水坝、制定水坝管理制度;协助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学生合理填报。 以购代捐、志愿者支教、农村电商公开课、图书捐赠、普通话培训,这些扶贫工作的背后,都有程老师实地调研、积极对接,努力工作的身影。 学校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定期看望驻村扶贫干部,学校给予每月生活补贴。 ●发挥优势 主动作为 远赴彝区 党员带头 高校扶贫,关键在于科教上的帮扶,即扶志又扶智。四川工商学院的党员们在扶贫路上义不容辞地走上了工商扶贫队伍的最前列,从组织层面,个人层面全方位的开展各项行之有效的扶贫工作。 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等领导在扶贫工作中,积极对接当地党建工作,参加当地党建月会,与当地基层党组织深入交流党建工作。 2018年11月,学校组织棉桠乡基层干部20人,到校参加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交流。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夏明忠为棉桠乡干部做专题培训。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夫子多次来到盐源县参与扶贫工作。参加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种植工作,关心一对一帮扶的农户。 中共党员、人文学院郑志荣教授为培训班干部授课 经济管理学院多次赴盐源县开展各项活动讲座,针对电子商务方面的业务知识专门为当地农户,商家开班讲座。中共党员、卓攀副教授主讲《微店营销初级培训》。中共党员、张海波副教授讲座主题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通过扶贫办了解到棉桠乡当地中心小学教师对普通话普及有需求之后,学校党群工作部积极对接当地学校,委派中共党员、学校普通话专职教师来到棉桠中心小学,为学校老师开班普通话培训班。 学校党委、学工、扶贫办、二级学院等部门共同组织、选派学生党员,定期来到棉桠乡小学支教。 学生党员孟凡博、陈进、朱郭成等工商学子在棉桠乡小学支教的时间里,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儿童的特点,对音乐、舞蹈、绘画等课程进行授课,受到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而对几位学生党员来说,支教生涯也是他们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 ●成果丰厚 屡获殊荣 工商党员依然奋斗在扶贫一线 两年来,四川工商学院把对口帮扶盐源县视为己任,主动作为,不辱使命,实施“四百科教扶贫工程”,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既扶“今天”,更扶“明天”。学校“四百科教扶贫工程”在四川省民办高校扶贫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被盐源县委县政府誉为“真扶贫、扶真贫” 近两年的扎实工作和不懈努力,四川工商学院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学校驻村干部程波被评为棉桠乡优秀驻村干部 学校党委委员、扶贫办主任潘复超(图右)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脱贫攻坚贡献奖。 2018年12月,夏校长代表学校在全省民办高校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做交流发言。扶贫经验受到省教育厅张澜涛副厅长的高度称赞,并推荐在全省教育界广泛推广。 2019年1月,中共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员会向四川工商学院发来感谢信,信中写到:一年来,贵校带着对凉山发展的特别关切,对凉山人民的深厚感情,向盐源县落实帮扶资金160余万元,在产业发展、教育扶贫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贵校的真心帮扶、倾情相助,为推动我州教育发展,打赢托平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由衷感激,深表敬意。 2019年5月,教育厅对2018年度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工作进行严格考评,最后四川工商学院、四川大学等20余所高校荣获2018年度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并在全省高校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作为一所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四川工商学院积极落实教育厅对口帮扶工作部署,践行总书记“人民共享,共同富裕”的思想,把扶贫视为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2019年,学校将继续实施“四百科教扶贫工程”,重点在“四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农业科技推广、乡村产业规划、一村一品等方面打造科教扶贫升级版。 扶贫攻坚,责行并重。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世纪答卷。 四川工商学院的每一位党员,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崇高的政治责任,尽自己之所能,帮助盐源县2019年全面脱贫,顺利通过国家扶贫验收。(四川工商学院) |
责任编辑:王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