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养马中学 曾杨萍

发布时间:2017-03-02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5842

 

曾杨萍,简阳市养马中学语文教师,教务处主任,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21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1年,曾获简阳市人民政府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市骨干教师等,所带班级先后评为资阳市优秀班集体,简阳市优秀班集体。

作为一名教师,她总是怀着一颗爱心、责任心,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以身作则,对学生严厉而不失爱心,公平且不失灵活性;乐于奉献,平时总挑重担,无论开展什么工作,总是认真投入,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得到了领导、同志们的赞誉,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认可。

从教以来,历任初中、高中的循环教学,近年来,任高中实验班语文教学又当班主任的她,兼任教务处主任,面对繁重的工作,她总是任劳任怨,把工作做得出色,圆满,教学效果也显著,深受师生好评。她把所有时间及经历都一心扑在学校里,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把学校当作家,把时间全献给了学生,充分诠释了当代教师的责任感,幸福观。作为语文老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它要求语文老师要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还应具备反应敏捷,精力充沛的内在素质。高三语文教学更促使她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充电,她阅读了许多优秀教育家和著名教师的教学、教育专著,并随时写上心得。先后参加地、市级的论文写作比赛,教学理论也多次在教育杂志上发表。论文《倡导师生对话并鼓励学生自主构建》发表于《资阳教育》杂志上;《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获得资阳市三等奖;论文《似看灯火阑珊,实则曲径通幽》、教案《三峡》获全国课程标准语文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二等奖;论文《让有声的朗读带动语文课堂教学》获全国中学语文“随课微写作”二等奖…..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以“爱”来教育学生,关爱孩子,视他们为子女,因此每年班级考核都名列前茅,“优秀班集体”称号长挂不衰,年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2008届5班、2012级2班被评为简阳市优秀班集体,2005届3班、2014届1班、高2017届1班均被评为资阳市优秀班集体。由于工作勤奋,突出,被简阳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并于2013年12月代表简阳市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国培学习,回校后开展交流活动,带动片区的教育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作为跨世纪接班人的青年教师,她认为不能仅满足于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停留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程度上。要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她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认真学习和钻研现代教学理论和身边老教师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幽默型教学风格。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如果没有高度的事业心,没有工作责任感,没有献身精神,没有大局意识,是很难达到这种崇高的境界的。曾杨萍老师认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勤奋工作、锲而不舍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专业不断加深理解、萃取、升华的结果。因此,她总结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当中十分重要的三点。勤于思考:针对一些教育热点、难点,学习相关理论和经验,认真思考解决方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勇于奉献: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平凡清廉的教师职业,面对繁重的工作,以责任、良心教育来要求自己不忘初心-----既然选择了三尺讲台 ,就要潜下心来将青春许孺子,甘为盛世做人梯,照亮学生未来,辉煌自己的人生;敢于创新:要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改革和形势,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教学经验上,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改进,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曾老师常常以“感性教育”为开端,以“理性教育”为落点,指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突破创新,以培养思维能力为重点,注重凸显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为高中新一轮的“选课走班制”课堂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助力作用。

在平凡中追求初心,在繁忙中释放激情,在清贫中享受快乐,这就是一个幸福的教师,这就是一个的教师的幸福!

责任编辑:田媛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