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福中学优秀党员 张娟
发布时间:2016-09-08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1678
她虽然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但她一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近三年的从教生涯中,她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下面就她在政治思想、教育成绩、课改践行、班级管理等方面做一个介绍: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她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两学一做”的精神内涵,力争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其中,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关于“中国梦”和“改革”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刻反思,并把它们与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同时,她在工作之余,经常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也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当中。 二、在教育成绩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学工作中,她遵循着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教学生做人、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的理念,努力贯彻教育心理学原理,分析、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进行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教学中教法灵活,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努力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语文课生动、有趣,成为学生们特别喜爱的一门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她还注重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进行学法的逐步渗透,将教变为引导,使学成为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她能充分利用教学仪器,并不断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技动态,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获得极丰富的知识信息,开发了学生潜在的能力。 从教两年多来,她脚踏实地,从教育的本质和学生的遗忘规律着手,循循善诱,耐心地教导着每一个孩子,与孩子们和谐相处。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引导和强化,她惊喜地发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逐步改善,班级的成绩也由最初的年级倒数第二名上升到了年级的前三的行列,最终在第四学期排到了年级第一。在成绩面前,她毫不骄傲自满,依然如往常一样积极进取,以争取更大的成绩为奋斗目标。 在语文学科教学方面,她发现一进课堂就开始教学,学生根本不能很好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那么怎么做会高效地利用这几分钟呢?于是她利用课前3分钟鼓励学生学生上讲台阅读,学生刚开始显得有些腼腆,声音微小,经过张老师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了自信朗读,并能试着从朗读的材料中去发现问题,积极探讨。渐渐地,学生的自信心和朗读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课堂上,她结合我校的“创新教育导学读本”,积极践行学校的“三二四”和乐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并尊重学生的教学需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敢说话、说真话、勤思考的能力。通过长期的实践,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年级上一直遥遥领先。 三、在课改践行方面,她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刚到祥福中学校的时候,她就被安排担任2013级2班的班主任和2013级语文备课组长,这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她很快发现,不学习是不行的。她便跟着原来的语文教研组长及其他同事努力学习新课改精神。她经常去老教师的班级去听课,也主动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自己的课。后来,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便成了她工作的一大特色。只要区、市级举办的语文教师培训活动,她都积极要求参加;在平时的业余时间内,她认真学习有关语文方面的有关专业书籍,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为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级上语文教师大多年纪轻,便于交流,创新意识浓厚,很快她便适应了这样的一个团队。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她和全体语文老师的努力,我校的语文成绩在区上名列前茅。 四、在班级管理上,她犹如严父慈母,关爱每一个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孩子做人是做学问的基础和根本。她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偏爱一位好学生,不放弃一位差生,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不随便批评任何一位学生,不无端去猜测一位学生教育孩子始终以一颗明澈、纯粹的心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感恩父母、老师,不做极端的人。但如果有孩子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她又十分注重教育方式,不极端,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对孩子的错误两面认识,始终用一颗朴实的爱心用心去爱学生,让他自己领悟并及时改正错误。魏书生曾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也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班级中有一些同学学习基础较差,她便常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他们补课。让每一位同学不仅懂得学习,更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渐渐地,学生被她的身体力行所感染,班级学风纯正,班风优良。 春天播下种子,秋天收获果实,在这几年的教师生涯中,她深刻的感受到一个教师要不平庸,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她说当山花烂漫时,身为教师的我们才能在花丛中笑。 回首过去,有付出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作为新世纪的一代青年,一名战斗在初中教育一线的共产党员,她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去点燃红烛的事业,再创辉煌业绩,她将一路放歌,勤修师德,让自己的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用她的爱扬起学生未来理想的风帆。 |
责任编辑:四川教育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