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陶会召开全国学术年会 树德协进载誉而归
发布时间:2018-10-23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赖波浏览量:3029
为紧扣教育部新课程改革要求,践行学科素养,应对新高考改革,引领中学进一步探索、改革、创新课堂教学,在中学一线教师中将陶行知思想和新时代教育紧密结合,打造与时俱进的“教学做合一”行知式好课堂,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教育专业委员于2018年10月18日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州二中召开第十八届全国学术年会。 在年会上,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被授予“行知式好学校”的荣誉称号。学校长期以来践行“滋德弘道,以文化人”教育理念、弘扬文化育人特色,注重改革与创新,在学校现代治理、文化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国际化等方面成效突出,因此得到了中陶会的热烈表彰与高度认可。 在年会上,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的杨书文校长被授予“行知式好校长”的荣誉称号。杨校长在20年校级管理和12年校长岗位锤炼中,始终秉持“滋德弘道”的教育信念,践行“以文化人”的办学思想,笃行“科学办学、民主治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路径,追求文化育人的办学境界,他科学办学,与时俱进弘扬优秀传统办学文化;他民主治校,因地制宜完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他以文化人,精心构筑文化育人价值释放空间;他学以致用,追求理论与办学实践的协调统一。多年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坚守,使杨书文校长获得了中陶会的极大褒奖。 在年会上,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有两位教师荣获“教学做合一”课堂大赛一等奖。
刘立锋老师执教的《六国论》,结合教材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主题,从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各个方面达成了教学目标: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使学生理解、领悟《六国论》作为一篇说理透彻而又情感充沛的史论文的语言特色;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情理交融的思维特质,较为准确地理解文中关键句的深刻含义与饱满情感;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使学生感受到《六国论》里的愤郁激切的情感美、雄辩的气势美和丝丝入扣的文气脉络;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使学生体会到中华古代散文气脉中贯的特质,并发掘作品深含的爱国情怀,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刘立锋老师运用因声求气、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把握《六国论》的意脉和情感,体会经典古代散文的逻辑性与抒情性,从而提升古文鉴赏能力,获得了观课者的一致好评。
李绍军老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这节课内容选自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属于新授概念课。在陶行知先生“做中学”理念及学校协进文化的指引下,李绍军老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设了合适的教学情境,先让学生直观感知实际生活中的线面垂直形象,再通过合适的问题作为活动进行的纽带,启发学生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数学抽象、概括数学问题、通过影子实验操作确认并归纳出线面垂直的定义,通过类比、探究、折纸实验归纳得出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使学生体会到了学数学的乐趣,达到了教学生活化、教学活动化、教学趣味化的目的。本节课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以行求知,实现了行——知——行——知——行的螺旋上升。学生通过感受、思考、交流、总结,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符合新课标中的要求。本节课学生感知提升了几何直观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了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了数学的思想,积累了数学思维的经验,形成和发展了数学核心素养。
在极具影响力的中陶会年会上,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获得分量很重的“行知式好学校”及“行知式好校长”两项荣誉称号,有两位教师获得全国赛课一等奖,可谓喜获丰收。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树德协进正以坚实的步伐走在前进的道路上!(赖波) |
责任编辑:曾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