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成长”分享会在川大附中西区学校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8-04-26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贾元东浏览量:1674
近日,武侯区语文教学研讨活动——“阅读与成长”分享会在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隆重举行。武侯区语文教研员唐旭华老师、特邀专家罗晓辉老师莅临分享会,武侯区语文中心组成员、城郊骨干教师和学校优秀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此次分享会由学校课程中心主任、区语文中心组成员李攀崎主持并介绍了本次分享会的流程。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谢昀昭老师首先分享了《我的阅读体验与教学反思》,从“关于‘读’的理解”、“关于‘教’的体会”、“关于‘书’的印象”等七个方面做了分享,在阅读中体验、在实践中反思,努力提升专业技术能力。 接着,李攀崎主任分享了《我的阅读真体验》,她从职业生涯中记忆深刻的一次公开课的反思说起,分享了三次阅读罗晓辉老师《方法与实践》的体验,倡导大家先准确判断片段语义,再分类归纳成意义单元;最后整合意义单元的结构关系,推测出文本整体意义的合理解释、忠实文本、不增不减、找到原点,遇见更好的自己。 西北中学外国语学校罗莉娟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以自己的真实案例来分享了阅读《方法与案例》这本书的影响,实证了文本解读是解读文本,而不是解读作者。回归文本,教学三问: 作品写什么?作品怎么写?作品为何这样写? 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张稳峰老师,围绕“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倡导语文源于生活、源于生命,只要灵感没有枯竭,生命还在欢腾,语文就不是向死的,就不该暮气沉沉、满天灰霾。 课堂多一点掌声、笑声、辩论声。 成都十二中初中部徐术根老师,以“形与神------读《方法与案例》有感”为题,畅谈了自己阅读的思考,倡导教师备课时要静下心来,与文本对话。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唐燕老师作了“走好文本解读的第一步”的分享发言,以散文的“形—神”关系角度为切入点,分享自己的教学思考。 成都市金花中学宋红琨老师就《探路寻芳——让文本解读走向科学》的主题做了分享,如何想文本提问,敢破敢立,熟读内化,让文本走向科学。 学校教师代表唐琦也畅谈了自己的阅读体会。 罗老师最后以中考原题作为案例,解剖了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告诉大家阅读教学应以文本为主,并展示了理性思考的逻辑美学的关系,倡导大家多度哲学类的书,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贾元东) |
责任编辑:彭鲁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