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区:数据赋能精准教学,智慧探寻育人新径

发布时间:2025-11-27来源: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 作者:江蕾 通讯员 汪明娟 周雪柔 刘雪林浏览量:2446

冬夜清寒,研灯如昼。11月19日,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2025-2026学年度上期青年教师培训第六讲如期举行。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科学的诊断与艺术的育人如同并驾齐驱的双轮,承载着教育的理想与希望。精准的数据分析能勾勒出清晰的学情图谱,而温暖的协同合力则为成长注入不竭动力。本次研修以“让数据说话,让教育生慧”为主题,引领青年教师在数据的经纬间探寻育人真谛,在协同共进中点亮成长星火。学校副校长徐世勤、研修室主任吕途与新苗班、新慧班青年教师及顶岗教师共同参与。

20251126_222852_332.jpg

数据为舟:双师引航解码教育智慧

活动在期待中拉开帷幕,两位资深教师从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双重维度,倾囊相授她们积淀多年的教育智慧。

2024级年级组长黄凤娟老师以《让数据说话,让合力生效:班主任成绩分析与协同育人艺术》为题,为青年教师构建了数据驱动教学分析的完整体系。她的分享如一幅精心绘制的教育地图,为迷惘中的青年教师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20251126_222852_333.jpg

在她的阐述中,“四层数据分析逻辑”徐徐展开:1.黄凤娟独创的“三线评估法”令人耳目一新。“基准线”洞察基本盘,“卓越线”审视顶尖培育,“保障线”关注托底能力,这三条线共同勾勒出班级的整体生态。2.倡导引导学生绘制个人成绩趋势图,实现从“静态分数点位”到“动态成长轨迹”的视角转换。这个过程不仅是数据的记录,更是成长的见证。3.系统审视学生内部的学科优劣势结构,深入分析强弱项成因,让优势学科成为带动薄弱学科发展的引擎。4.利用小题得分率报表进行精准知识点诊断,通过横向班级对比,实现从“某科薄弱”到“某知识点薄弱”的精准教学干预。

在班科协同育人实践方面,黄凤娟的见解同样深刻。她强调班主任应是协同网络的“核心枢纽”,需要主动平衡学科教学与班级全局管理。她提出的班科会转型为专业研讨会的理念,让传统的会议焕发新的生机。而构建透明化家校沟通机制的设想,更是凝聚育人合力的创新之举。

20251126_222852_334.jpg

“成绩是隐性改变的显性呈现”,黄凤娟深情地说,“我们要成为学生成长故事的‘深度解读人’,在数据的背后,读懂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

2024级数学备课组长冯婷老师则以《让数据说话,让指导见效:学科教师成绩分析与学生赋能艺术》为题,从数学学科的特质出发,清晰勾勒出高效的“数据驱动教学闭环”。她的分享如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数据的表层,直抵教学的本质。

20251126_222852_335.jpg

在她的讲解中,学科教学优化策略层层递进:1.用箱线图分析班级成绩分布特征,为不同特点的班级量身定制教学策略。对于“箱体低且无异常值”的班级,适宜采用统一教学;而对于“箱体高”、两极分化明显的班级,则需要分层施教,通过设计阶梯式问题实现全员参与。2.建立的科学错题归因体系,将错误精准归为知识记忆、方法应用、答题习惯三类,并为每类提供学生可执行的具体方案。这种变模糊的“要搞懂”为清晰的“怎么做”的转变,正是精准教学的生动体现。3.创新性地通过录制讲题视频、组织小组互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4.冯婷强调要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科学习策略,引导家长避免盲目加练,共同聚焦科学学习方法。

20251126_222852_336.jpg

两位老师的分享,如春风化雨,从班级管理的全局视野到学科教学的精准赋能,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丰盈滋养。

思想为光:于精准处见教育真情

活动尾声,副校长徐世勤代表学校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与充满温度的交流。他的话语如冬日暖阳,照亮了每一个青年教师的心灵。

20251126_222852_337.jpg

徐世勤首先肯定了本次培训的“时效性”与“实效性”,并强调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育才发展的源头活水”。这句话不仅是对本次活动的肯定,更是对青年教师成长的殷切期待。

徐世勤还引导全体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成绩观:“数据分数,它只是教育航程中的诊断坐标”,半期考试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诊断书”,而非“评判学生优劣的判决书”。这个精准的定位,解开了许多青年教师心中的困惑。“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徐世勤强调,“品德修养、习惯养成、身心健康才是学生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石。”同时,他形象地比喻,要关注“冰山之下”的深层问题,“把成绩分析的过程变成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指导家长的心灵之旅。”

最后,徐世勤对全体青年教师提出殷切期望,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关切。有所思:要勤于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思考如何上出有吸引力、有品质的课。他强调,“最大的师德就是上好每节课”。有所为: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次沟通、每一个教育细节中”,用更细致、扎实、更有温度的工作陪伴学生成长。

“以数据为基,以协同为桥,以匠心育人”,本次培训从“四层逻辑”的班级数据分析,到“闭环驱动”的学科精准赋能,从“班科协同”的育人合力凝聚,到“家校同心”的科学引导实践,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从数据解读到育人落地的实践阶梯。愿每一位育才青年教师,能将“用数据说话”的专业态度融入日常,把“为生命赋能”的教育初心刻进心底,在“精准施策”中彰显专业担当,在“温暖陪伴”中传递教育真情。相信青年教师们必将带着所学所悟深耕教育沃土,从“读懂数据”到“读懂学生”,从“站稳讲台”到“学会育人”,以扎实的专业能力、细腻的教育智慧,温暖每一个相遇的灵魂。(江蕾 通讯员 汪明娟 周雪柔 刘雪林)

责任编辑:周钰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