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立德树人有道,清风正气满园

发布时间:2025-09-29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罗钗月 许潇予浏览量:2025

近日,中共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委员会相继组织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暨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工作会以及“四项专项治理”专题工作会。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各党支部书记及委员参会,旨在通过系统部署与精准施策,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压实责任。此次系列会议的召开,不仅是学校党委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的重要举措,更彰显了其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自我革命、以常态长效治理回应师生家长关切、奋力谱写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篇章的坚定决心,为新学年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和纪律保障。

党风廉政建设暨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工作会

会议伊始,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云作主题讲话。他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他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是关乎学校办学方向和质量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当前必须抓紧抓实的重中之重。

20250928_201935_000.jpg

张云要求,全体教职工必须压实主体责任,积极行动起来,做到全员参与,共同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他号召大家以此次专题工作会为契机,深入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将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党办贺月强老师就本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具体任务进行了详尽部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专项检查、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工作任务、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项调研。

党委书记王志勇在总结讲话中对全体干部提出明确要求:一要突出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深刻把握“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首先是思想政治领导”的核心要义,从战略高度夯实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地位;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持续改进,以务实态度补齐短板,在自我优化中不断提升治理效能;三要强化迎检促建,激发内生动力,将各项检查视为锤炼队伍、展示成果的重要契机,努力营造争先创优、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四要完善协同机制,提升系统效能,加强统筹规划和部门联动,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最终以高质量党建统领全局,为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项专项治理”专题工作会

“四项专项治理”专题工作会由副校长唐仕平主持,聚焦“师德师风、校服购买、教辅资料、校园餐”四大关键领域,以专项治理为抓手,切实推动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云在“四项专项治理”专题工作会指出,2025年7月3日,全国中小学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和利用征订教辅、购买校服谋利等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召开,根据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部署要求,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校园重点领域治理”的工作部署,积极响应师生家长对“师德建设、校园服务保障”的关切,以专项治理为抓手,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20250928_201935_011.jpg

张云强调,开展“四项专项治理”,不仅是守住底线、防范风险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质量、推动发展的关键支撑,事关学校办学声誉与师生切身利益,是学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后,各项治理工作的负责人分别就具体推进情况作了专题汇报。

会议总结阶段,王志勇围绕专项治理工作的战略意义与执行要求发表重要讲话,以高站位、严标准对全体干部提出明确指引。

20250928_201935_026.jpg

王志勇指出,各项专项治理工作不应只是学校阶段性工作,所涉及的师德师风、校服、教辅资料、校园餐等,是学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并常态化地抓实抓细。他要求全体人员持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与政治执行力,时刻绷紧纪律之弦,筑牢“坚守底线、不越红线”的思想根基。结合自身实践,王志勇进一步强调,精准领会政策精髓是有效推进落实的前提。他倡导对有关要求要深学细悟、融会贯通,确保各项方案既与顶层设计深层契合,又在执行层面具备可操作性。同时,他勉励干部要主动革新工作方法、涵育积极心态、强化服务意识,有效统筹资源,深化家校协同,凝聚教育合力,为师生成长发展服好务、办好事、护好航。

连续召开的党风廉政建设暨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工作会与“四项专项治理”专题工作会,体现了中共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委员会对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办学行为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两次会议一脉相承,共同构筑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防火墙”和“助推器”。通过这一系列会议,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全体教职工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责任。学校将继续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将党风廉政、师德师风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四项专项治理”为突破口,持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安全和谐、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环境,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黄小林 通讯员 罗钗月 许潇予)

责任编辑:毛逸舟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