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在中考变奏里“晰”方向、期末研思中“筑”大器
发布时间:2025-07-01来源: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 作者:江蕾 通讯员 扈利平浏览量:2391
为系统梳理学期工作、把握中考新趋势,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于2025年6月16日至25日开展期末教研组总结系列工作,以“研中考晰方向”“聚总结促提升”为核心,推进学科建设深度研讨。 精研中考试题,锚定教学方向 6月16日-23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教研组聚焦2025年中考、学考试题开展研究,围绕“试题变化趋势”“课堂改革突破点”“教学实践反思”三大核心话题展开集体研讨,并形成研读简报,为各学科精准对接中考命题趋势提供数据支撑与策略参考。与此同时,政治、历史、生物、地理、体育学科同步推进“学考”经验总结,旨在优化“学考”备考体系,形成可复制的高效教学范式。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中考研究与教学提质工作,全体行政干部全程参与各教研组研讨,通过深度介入助力学科精准把握中考导向,推动整体教学效能实现系统性提升。 总结凝练成果,规划发展路径 6月25日下午3点,教导处组织各教研组开展学期工作总结会。各位教研组长围绕“转变学习方式,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主题,从课程建设、课堂实践、队伍培养三个维度系统汇报学期工作举措与实施成效。各组在现场交流中通过典型案例分享实现深度经验互鉴,提炼出可迁移的教学策略,为学科建设提供实践参考。会议同步部署“人工智能+教学”“跨学科综合实践”等下学期重点工作任务,臧玲校长等校领导针对学科发展痛点与创新方向给予精准指导建议。本次会议既以系统化梳理全景呈现学期工作成效,更通过多维研讨凝聚起学科发展的创新合力,为新学期教学改革实践注入清晰的行动指引。 智构学科体系,质启育才新章 “始于思考、精于分析、归于教学、终于育人!”七中育才28年来以课程建设为根基、课堂改革为引擎、队伍建设为支撑,构建起学科建设的核心发展体系。学校打造“大器”课程体系,通过小初高贯通设计与跨学科实践,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与特色课程体系化深度融合,为学生搭建从知识筑基到素养拓展的成长阶梯,让中考备考与终身发展同频共振;课堂改革以“7-3-2-3”模式推动深度学习常态化,通过核心问题驱动与《深度学习互动本》等工具,将实验探究、项目式学习转化为高效教学范式,使核心素养在真实问题解决中落地生根;教师队伍依托“青蓝工程”“园丁工程”“领航工程”构建起梯度培养体系,通过学科活动月、专家引领、组长亮剑等机制,锻造出兼具教学创新能力与中考备考经验的专业队伍。这种“课程建构—课堂提质—队伍赋能”的三位一体模式,既以结构化教研精准锚定中考导向,更通过常态化研修让教育智慧持续转化为教学实效。 此次期末总结系列工作,不仅是对学期教学教研成果的系统复盘,更是对中考备考方向的精准校准。七中育才将继续以“研中考、促教学、育人才”为抓手,在课程建设的深度融合中夯实根基,在课堂改革的持续创新中提质增效,在教师队伍的梯度培养中凝聚合力,让学科建设的每一步探索都成为学生成长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阶梯。(江蕾 通讯员 扈利平) |
责任编辑:毛逸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