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寻芳 成都二十中花照校区跨学科实践让古诗“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06-10来源: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花照校区 作者:江蕾 通讯员 叶静浏览量:2817
为持续推进课题《学习任务群驱动下的初中古诗教学研究》,探索《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任务群”驱动下进行“初中古诗教学”的有效路径,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花照校区语文教研组依托学习任务群的整合性、情境性与实践性优势,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七年级“诗梦雅韵·七下古韵寻芳”与八年级“漫步诗词世界,纵情诗意人生”系列学科实践活动。 七年级·语文 诗梦雅韵·古韵寻芳 七年级活动紧密围绕教材单元,以“四韵流彩·诗画鉴微”为核心,将《竹里馆》等七下古诗按“登高、哲理、咏史、写景”分类整合。学生通过深度研读与意境绘画,将抽象的诗句转化为可视的艺术:淡墨渲染竹林幽深,留白勾勒明月空灵,在《竹里馆》的画作中直观体悟王维的隐逸心境。 “唱诵古诗文,经典咏流传”活动则将古诗与音乐跨界融合,学生或为《木兰诗》注入激昂旋律,或用婉转歌声诠释《约客》的含蓄,让经典在旋律中流淌。 “诗芽初绽·分韵集萃”则聚焦韵律之美,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分类诵读,辨析韵脚,于山水田园诗的对比中感受王维与孟浩然不同的隐逸情怀。 八年级·语文 漫步诗词世界·纵情诗意人生 八年级活动则以更开放的姿态,漫步诗词世界,引导学生穿越千年的韵律,探究古诗词的魅力与传承。 学生们化身创作者与诠释者,在“手绘诗意”板块,精心绘制诗画主题小报,当山水田园诗的清雅意境邂逅同学们笔下幽静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还为古代诗人创作风格鲜明的肖像画,李白的浪漫豪放和杜甫忧国忧民的形象跃然纸上。 “诗海拾贝”板块,学生将诗句凝练于一枚枚亲手制作的书签上,并配上典雅色彩图画,让诗词之美触手可及。 “吾言诗道”演讲比赛则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学生们撰写演讲稿,自信登台,用声音演绎“大漠孤烟直”的苍茫壮阔,传递“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在慷慨陈词中完成与古人的心灵对话。 本次实践活动成效斐然,通过研读背景、绘制诗画、谱写旋律、撰写讲稿等多任务驱动,使古诗学习变得立体生动,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显著提升了学生审美鉴赏力、语言表达力、文化理解力和思维创造力。活动有力证明:打破单篇壁垒、实施主题整合、创设多元情境、鼓励深度体验,是激活古诗教学、实现文化传承与素养落地的关键。学校语文组将继续深化研究,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中构建古诗学习体系,深化对诗词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古诗教学注入新活力。(江蕾 通讯员 叶静) |
责任编辑:易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