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邹小晔卓越校长工作室在西财附实中开展自主教育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5-04-22来源: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作者:张红 通讯员 王艳梅浏览量:1909
2025年4月,四川省邹小晔卓越校长工作室成员齐聚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围绕“‘三新’背景下自主教育的校本实践”暨成都市规划课题阶段研究成果推广,展开了一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教育研讨盛会。 修身立德:班会课中的育人智慧 “对齐桌椅、正衣冠,请操行分记录员拿出积分档案本”,随着清晰洪亮的口令,七年级6班的同学们迅速整理衣冠、端正坐姿,在主持人的引领下,班级的“担当”们依次发言,对近期班级事务进行总结,路队、环境卫生、安全、眼操……涵盖了同学们校园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潘老师以平凡的列车长的故事为引,讲述了列车长在春运、极端天气等特殊时期保障旅客安全、协调突发情况的真实事例。在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言并表示:“列车长的工作不仅是职业,更是一种使命,他们的责任感值得学习。” 课题深耕:有效教学的要素解码 徐文基教授以《有效教学的课堂活动要素组合策略及实践研究》为主题作微讲座培训,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进度和阶段性成果。徐教授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课堂要素组合策略的理论溯源、实践操作以及对学生学习效能提升的重要影响,同时希望工作室成员及所在学校参与到该课题的子课题研究中来。 笔耕不辍:自主教育大纲的集体创生 在《自主教育的校本实践》大纲撰写研讨会中,工作室成员在邹小晔校长的主持下对《自主教育的校本实践》的大纲撰写进行了研讨,从理论引领到时代价值,从实践路径到评价机制,从协同保障到反思展望,热烈的讨论迸发着思维的火花,工作室成员基于各自不同的校情,共话“自主教育”的校本思考。 数字赋能:AI赋能有效课堂切片的范式研究 下午,全体工作室成员参加了由西财附实中承办,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初中数学高质量课堂研讨之基于AI赋能的有效课堂切片研究”活动。本次活动聚焦AI与教学深度融合,通过课例展示、专题讲座与循证分析等附中实践探索,为区域数学教育创新提供实践路径。活动在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邹小晔的热情致辞中拉开帷幕。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宋文祎老师带来八年级《平行四边形性质(1)》课例展示。成都七中育才陶远辉老师和温江区教研员徐辉老师分别以《问题驱动可以让课堂行为真正发生》和《AI+人工循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为题,开展讲座培训。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研组长冉春燕老师基于AI数课报告与人工量表,对宋文祎老师课例进行深度反思。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杨敬民老师作总结点评,高度肯定西财附实中宋文祎老师的教学设计与问题串逻辑,同时围绕课堂节奏把控、分层指导等提出改进建议。他强调,AI与人工循证的有机结合是推动课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鼓励教师持续探索技术赋能下的教学创新,希望西财附实中数学组在“双轨”循证教研、有效课堂切片研究中进一步探索附中经验。 从晨光熹微到日影西斜,这场教育盛会见证了工作室成员从“观课者”到“创生者”的角色蜕变,也见证了自主教育从理念框架到实施路径的清晰演进。正如邹小晔校长所言:“2025年,我们将继续以筑梦、创领、共熠、拓新为信念,让自主教育的校本实践真正成为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张红 通讯员 王艳梅) |
责任编辑:杨紫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