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四十三中:博物馆触摸历史,灵蛇年解码非遗
发布时间:2025-04-21来源: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校 作者:陈海燕 通讯员 周茜浏览量:2638
邂逅文物,相约博物馆 从“知识传递”到“素养生长”,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校历史组打破课堂边界,活化历史知识,让同学们在假期中相约博物馆。这场博物馆之约将教材中的文字、图片转化为真实可感的文物、场景,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的空间感,是对课本知识静态描述的有益补充。 历史组教师李岚副校长说到,“我们设计任务驱动式探究,目的是让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另外,接触本土文物能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并且利用博物馆的‘神秘感’,如未解之谜展品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醒学生自主内驱力,达到课外延伸学习、主动探究目的。” 非遗春潮涌 青春解码忙 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中国年”成为“世界年”,申遗背后,“春节”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贴年画、挂春联、赏灯会,写入非遗文本的民俗活动,承载着怎样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年夜饭中藏着怎样的情感与记忆?一起来看看四十三中孩子们眼中的春节! 历史教研组长黎维杰老师总结:走进博物馆和收集春节的民俗,都是通过“真实情景+实践探究”,实现“知识活化——能力提升——情感升华——素养生长”的递进效果。历史探究性作业不仅让知识生动而立体,更培养了学生的实证精神、文化自信和创新思维,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陈海燕 通讯员 周茜) |
责任编辑:祝佳 |